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2。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保持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
2)善于排除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
3)经常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
4)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佩服你,这样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
5)要有广泛的爱好。比如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在偶遇心境不佳时,这种兴趣活动也能起到化解作用。
6)保持一颗童心。人到了而立之年以后,随年岁的增长,有人便产生了“看破红尘”的感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如果仍保持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不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7)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除了严肃、正式的场合外,在同事、朋友乃至家人中,说话时适当地采用幽默语言,对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非常有益,在一阵会心的笑声中,大家心情特别好。
8)学会谐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心理异常
(1)心理异常的类别
心理异常又被称作心理变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用心理问题一词来表示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有时指轻微的心理异常或障碍,有时指严重的心理异常或障碍。当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出现与社会生活常态偏离的现象时,就表示其患有心理异常。健康心理学将心理异常或心理不健康按程度分为三种:
1)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而尚未泛化,反应程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的暂时心理紊乱。其表现出来最大特点就是学习或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不协调,情绪困扰和失恋等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具体表现有:焦虑、冷漠、暴躁、自卑、空虚、无端烦恼、消沉、偏执、孤僻、敌对、狂热、急躁、多疑、狭隘、冲动、狂妄、怯场、压抑等。这种心理问题一般只是暂时的,过了一段时间,它就会自动调解,但也可通过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调节,就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异常。
2)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精神受到折磨,所以大多数人都伴有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这些疾病大多都要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有效及时的药物治疗。
3)心理疾病边缘。心理紊乱比较严重,已接近精神疾病边缘,或本身就是某种精神疾病早期阶段。如偏执或人格异常与行为偏离,有时伴有妄想,或偶然出现幻觉,注意涣散,思维跳跃。
严格说,人们所说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变态属第二种和第三种心理异常,通常是医院的精神科和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的对象。任何人都难免遇到心理问题,尤其是第一种心理问题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重要的是及时调整和控制,积极主动寻求帮助,防止进一步升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到常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体验。
(2)心理异常早期症状表现
1)个性有强大的变化。比如说,原来性格上的某些缺点如孤僻、多疑、胆小害羞、性情暴躁或者多愁善感等更加严重突出。另有一些原来活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原来彬彬有礼的人变得粗暴,原来言词坦然的人变得疑虑重重等。
2)学习或工作效率急剧下降。如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学习兴趣消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千方百计躲避上学和考试。工作一向认真的人骤然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对工作无故地拖拉或产生抵触情绪,没有想要工作的兴趣。
3)生活习惯、规律明显大变。最明显突出的就是睡眠不好,往往深夜伴孤灯而坐,或者做一些白天可以去做的事情,或者半夜醒来辗转难眠;也有的恰恰相反,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度过,整天没精打采,饭量锐减,不是吃饭的时候自己弄东西吃,有时一连数餐不吃东西,间或又暴饮暴食,不加选择地乱吃东西。在人际交往上和过去的习惯完全不同,前后判若两人。其他方面如业余时间的安排以及个人嗜好等方面也显出突然的变化。
4)短时出现说错话或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由于这类事情短时出现,而且一出现就得到周围人的帮助和纠正,往往容易忽略。一个人如果多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言行,就应该提高警惕,主动地去向心理医生求治了。
(3)缓解心理异常的方式
如果明白心理异常的症状和原因,但也要及时地控制和调节病情,这样,才有助消除心理异常。以下是几种缓解心理异常的方式:
1)找出患病的根源,然后对症施治,如因经常遭受屈辱而产生自卑心理应寻找其闪光点,扬其所长,鼓励和督促他以勤补拙,设法经过努力,提高成绩。
2)宣泄和疏导出心中不满的情绪,不要压抑、堵截,要学会宣泄,疏导。可以直接对产生情绪的刺激表达情感和行为,如痛哭一场或重整旗鼓,再次拼搏,也可以找人倾诉等。要注意合情合理,不能不分对象、场合、时间,更不要违反道德和法制的行为。
3)当烦躁情绪不断地上升时,不妨有意识地将目标转移,分散注意力,这样心中的怒火就会逐渐地消失。如转而阅读文艺小说,打球和散步或闲聊等,待情绪平伏,再继续解题。不仅如此,还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并主动调整主观需求和客观现实的差距,消除内心的失望和苦闷。
学习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组在本节学习过程的材料及相关成果。根据表8-8,对本节所有的学习活动进行评分。
表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