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方法 > 第六章 自我挫折管理(第3页)

第六章 自我挫折管理(第3页)

②损失性挫折。一直得到满足的需要骤然失去,如中学一直前几名的学生,到了人才济济的大学失去了优势等。

③障碍性挫折。需要、动机受到外界的干扰、阻止,如理想不能实现。

④自然性挫折。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天灾人祸等。

⑤社会性挫折。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变动,道德、风俗的改变带来的影响,生活的创伤等。

⑥频繁性挫折,如考试经常不及格等。

2)来自个体内部的挫折可分为如下类型:

①缺陷性挫折。自己生理缺陷,疾病、其他个体内部条件的缺陷,如相貌、性格等。

②抑制性挫折。自己做错了事的后悔,内疚,如本应该帮助同学,但一时自私没有去做等。

③认知性挫折。对事物错误的估计和评价,能力和期望的矛盾、动机冲突等。

(2)按内容划分

按内容划分可分为如下类型:

1)学习性挫折。学习过程中种种失败。

2)交往性挫折。处理人际关系遇到的障碍和失败,交友、恋爱的失利。

3)志趣性挫折。个体的兴趣、爱好被剥夺,或强制下从事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4)自尊性挫折。感到生不逢时、大材小用、失去信任,被冷落、奚落。

5)情境性挫折。特定的时空限制,如孤身在外,时光流逝,来日苦短等。

4。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的原因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由主观因素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将挫折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也叫外部原因,是指由于客观因素给人带来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不能满足而引起的挫折。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各种由于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等因素。如工人在施工中因意外导致受伤致残,家里遭受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亲人生老病死所招致的挫折,都属于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挫折,如学生在入团、入党、考学,工人在提干等愿望因为名额限制而不能实现等。同自然因素相比,社会因素给人带来的阻碍或困难更复杂、更普遍、更广泛。

(2)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也称为内部原因,是指由于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带来的阻碍和限制所产生的挫折。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的挫折,是指因自身生理素质、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导致需要不能满足或目标不能实现。如,有一名学生很想考军校,当军官,但因染上肝炎病不能如愿;有些年轻人找对象受了挫折,就嫌自己长得不够高大、不够英俊;学习不好就怪罪自己体质太弱或脑袋太笨等。

2)心理因素。个体因需求、动机、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可导致活动失败、目标无法实现。在心理因素中,与挫折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三点:

①个性完善程度。一个思想成熟、性格坚强、行为规范、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做事成功率就高,动机实施也比较顺利;反之,则差。如有的人由于个性方面的问题,不喜欢与人交往,或不会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而造成人际关系障碍,得不到同学或者朋友的同情与支持,导致某些需要和愿望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

②动机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多个动机。假如这些并存的动机受条件限制无法同时获得满足,就产生难以抉择的心理矛盾。如果这种心理矛盾持续得太久,太激烈,或者是由于一个动机得到满足,而其他动机受阻而产生挫折感。

③挫折容忍力。即个体受到挫折时保持正常行为的能力。它包括身体承受力和意志承受力等。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遗传及生理条件:身体条件好比身体条件差的人容忍力要强。

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生活经历丰富、文化修养高的人,比生活经历不足、文化修养低的人容忍力强。

对困难或障碍知觉程度:相同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感觉,获得的情绪体验也有区别,因此受到的压力和打击也不同。

性格特征:性格开朗、意志坚强、有自信心的人,比性格孤僻、意志薄弱、自信心差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强。

5。挫折励志名言选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