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学会自助和求助。
3。任务规则
1)个人自主完成心理健康测试。
2)完成测试时不要与他人讨论,凭自己第一感觉回答问题。
3)测试结果仅作为参考,并不是绝对的论断。
4)根据个人的情况和要求,教师可以对测试结果进行保密。
4。任务实施
(1)测试者基本情况采集(表8-4)。
表8-4
(2)进行测试(表8-5)
表8-5
(3)测试结果计算
除了5、20、35、50题外,其他的题目,凡是画“○”的题目就得1分,没有画“○”则为0分,请计算总分(表8-6)。
表8-6
(4)教师查看学生的测试结果,并给予建议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测试结果要实行保密原则。如果对部分测试结果解释困难,可询问专业人士,不可对学生的测试结果妄加论断。
5。任务反馈
由教师将测试结果,填入表8-7中。
表8-7
知识拓展
1。心理健康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