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自我管理能力训练的实训总结 > 第二节 珍惜时间分秒必争(第2页)

第二节 珍惜时间分秒必争(第2页)

1)班级按照教师要求分成4~8人的小组,以小组“头脑风暴”总结时间管理的方法,时间在20分钟内。

2)小组代表发言的论证内容必须围绕时间管理进行。

3)时间管理有效方法数目和小组代表发言情况纳入小组考核。

4。任务实施

(1)以小组为单位列举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在20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列举的时间管理方法最多、最有效,并且用的时间最少(表2-7),可以利用网络查询。

表2-7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每组派出代表展示小组内讨论结果,并且进行适当的论证。最后由各组投票解决哪种方法最好、最有效(表2-8)。

表2-8

5。任务反馈

由组长和教师共同填写活动评价表格,以优、良、中、差来表示(表2-9)。

表2-9

知识拓展

1。时间的重要性

按照2001年的数据,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岁。按照这个岁数计算,人的一生能活71。8×365=26207天。

按照收入不同,时间价值可参考表2-10。

表2-10

请你自己预计一下工作以后的年收入,计算一下自己工作每分钟的价值。计算完之后你是否觉得时间等于金钱,时间等于生命?

2。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时间“四象限”法是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重要但不紧急(如建立人际关系、人员培训、制定防范措施等)、紧急但不重要(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部门会议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上网、闲谈、邮件、写博客等)。按处理顺序划分: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到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具体说明如下:

(1)第一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事

举例:诸如应付难缠的客户、住院开刀、职业技能考试等。

第一象限的内容考验我们的经验、判断力,也是可以用心耕耘的园地。很多重要的事都是因为一拖再拖或事前准备不足,而变成迫在眉睫。

(2)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举例:主要是与生活品质有关,包括长期的规划、问题的发掘与预防、参加技能培训、向上级提出问题处理的建议等事项。

实践证明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这个领域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第一象限的范围。做好事先的规划、准备与预防措施,很多急事将无从产生。

(3)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举例:电话、会议、突来访客都属于这一类。

表面看似第一象限,因为迫切的呼声会让我们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就算重要也是对别人而言。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这个里面打转,自以为是在第一象限,其实不过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

(4)第四象限属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举例: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办公室聊天等。

简而言之,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部分,所以根本不值得花半点时间在这个象限。但我们往往在第一、第三象限来回奔走,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到第四象限去疗养一番再出发。这部分范围倒不见得都是休闲活动,因为真正有创造意义的休闲活动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像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办公室聊天等。这样的休息不但不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反而是对身心的毁损,刚开始时也许有滋有味,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是很空虚的。

3。时间管理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重视时间资源

时间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自己对自己的时间一点儿不重视,那么本身就在浪费自己的资源;在观念上如果没有很好去重视时间,那么在人生成功的战略上,他已经输给了别人。因此,我们首先要重视时间,时间其实对每个人来讲,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每天只有24小时,每小时都只有60分钟,如何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去充实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成功铺路,值得去思考。

(2)科学和有规律地利用时间

我们思考一下,我们每天的时间都花在哪了?再分析一下花在这些方面的时间对自己是否有价值?是否充实了自己,在为自己的成功铺路?摒弃不良的浪费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锻炼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否更有价值?

现在经常听到一些朋友在说“好无聊”“没意思”之类的话,当说这些话的时候,可以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没有目标。如果排除了第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时间管理的概念。

时间应该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对于对自己没有用的,那么就果断地摒弃。或者又有人说了,这样的生活多么没意思。这样讲是错误的,因为奋斗的人本身就是快乐的,当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时候,自己获得的自我满足感是其他体验所无法替代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