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园长卫生保健岗位责任制上墙 > 六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第3页)

六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第3页)

接触者观察3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早期隔离。

(3)隔离

患儿在家隔离治疗,退热后48小时无临床症状者持复课证明返园。

(4)计划免疫

流行性感冒流行前,加强宣传,建议符合接种条件者接种疫苗。

7。集中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37。5℃),称为发热。

幼儿园出现该病后的控制措施如下。

(1)报告

散发:出现5例2天班发热病例。

聚集性病例:出现10例2天班发热病例。

暴发:出现10例以上2天班发热病例。

(2)检疫

接触者观察3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早期隔离。

(3)隔离

患儿在家隔离治疗,退热后48小时无临床症状者可返园。

8。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幼儿园出现该病后的控制措施如下。

(1)报告

散发:出现少于3例细菌性痢疾病例。

聚集性病例:出现3例3天班细菌性痢疾病例。

暴发:出现10例3天园或者死亡2例细菌性痢疾病例。

(2)检疫

接触者观察7天。

(3)隔离

隔离至病程结束停药5天,或2次粪便培养阴性,可持复课证明返园。

9。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其临床特征为: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皮疹或疱疹。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幼儿园出现该病后的控制措施如下。

(1)报告

散发:出现1~2例手足口病例。

聚集性病例:出现5例周园手足口病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