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吉尔伯特·罗斯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季家珍:《历史宝筏》,杨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美]理查德·昆尼、[美]约翰·威尔德曼:《新犯罪学》,陈兴良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美]路易斯·谢利:《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鲁西奇、罗杜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迈克尔·戈特弗里德森、[美]特拉维斯·赫希:《犯罪的一般理论》,吴宗宪、苏明月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美]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杨云若、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美]斯蒂芬·E。巴坎:《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第四版)》,秦晨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美]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芮传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美]魏斐德:《上海警察》,章红、陈雁、金雁、张晓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邢文军等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
[美]约翰·列维斯·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查良鉴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日]胜水淳行:《犯罪社会学》,郑玑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
[日]寺田精一:《犯罪心理学》,张廷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人论》,黄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英]德拉柯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英]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王杰、强东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七)论文
艾晶:《包容与赦宥:清末民初对女性犯罪的宽宥研究(1901-1919)》,《史林》2009年第1期
艾晶:《防范与失范:清末民初女性犯罪防治问题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艾晶:《离婚的权力与离婚的难局:民国女性离婚状况的探究》,《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艾晶:《论近代家法族规对女性性越轨的制约》,《求索》2012年第3期
艾晶:《民初惩罚女性性犯罪的法律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艾晶:《民初女性犯罪的经济化趋势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艾晶:《民国初年女性的教育问题与女性性犯罪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艾晶:《民国初年女性犯罪的原因解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的考察》,《求索》2010年第11期
艾晶:《清末民初被控犯罪女性刑讯问题探究》,《求索》2008年第6期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拐逃防治研究》,《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越轨现象的社会缘由解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