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外美文朗读 > 第一节 电影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第1页)

第一节 电影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第1页)

第一节电影——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

经典电影

卧虎藏龙剧情

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这把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剑伤人无数,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决断能够表明他离开江湖恩怨的决心。谁知当天夜里宝剑就被人盗走,俞秀莲上前阻拦与盗剑人交手,但最后盗剑人在同伙的救助下逃走。有人看见一个蒙面人消失在九门提督玉大人府内,俞秀莲也认为玉大人难逃干系。九门提督主管京城治安,玉大人刚从新疆调来赴任,贝勒爷既不相信玉大人与此有关,也不能轻举妄动以免影响大局。

俞秀莲为了不将事情复杂化,一直在暗中查访宝剑下落,也大约猜出是玉府小姐玉娇龙一时意气所为。俞秀莲对前来京城的李慕白隐瞒消息,只想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迫使玉娇龙归还宝剑,免伤和气。不过俞秀莲的良苦用心落空,蒙面人真的归还宝剑时,不可避免地跟李慕白有了一次正面的交锋。而李慕白又发现了害死师傅的碧眼狐狸的踪迹,此时李慕白更是欲罢不能。

玉娇龙自幼被隐匿于玉府的碧眼狐狸暗中收为弟子,并从秘籍中习得武当派上乘武功,早已青出于蓝。在新疆之时,玉娇龙就瞒着父亲与当地大盗“半天云”罗小虎情定终身,如今身在北京,父亲又要她嫁人,玉娇龙一时兴起冲出家门浪迹江湖。

任性傲气的玉娇龙心中凄苦无处发泄,在江湖上使性任气,俨然是个小魔星。俞秀莲和李慕白爱惜玉娇龙人才难得,苦心引导,总是无效。在最后和碧眼狐狸的交手之中,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身中毒针而死。玉娇龙在俞秀莲的指点下来到武当山,却无法面对罗小虎,在和罗小虎一夕缠绵之后,投身万丈绝壑。

经典对白

李慕白:秀莲,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师父一再地说: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俞秀莲:慕白,这世间不是每一件都是虚幻的。刚才你握住我的手,你能感觉到它的真实吗?

李慕白:你的手冰凉凉的,那些练刀练出来的硬茧,每一次我看见,都不敢触摸。秀莲,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我诚心诚意地把青冥剑交出来,却带给我们更多的麻烦。

俞秀莲:压抑只会让感情更强烈。

李慕白:我也阻止不了我的欲望:我想跟你在一起。就像这样坐着,我反而能感到一种平静。

俞秀莲:慕白,守住气,给我一点希望。

李慕白: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我只有一息尚存。

俞秀莲:用这口气炼神还虚吧。解脱得道,元寂永恒,一直是武当修道的愿望。提升这一口气达到你这一生追求的境地。别放下,浪费到我身上。

李慕白: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久的孤魂。

含英咀华

“老师!李博打架了!”向非像只惊飞的小鸟,扑闪进办公室。嗬,这速度,若在唐朝,绝对能为杨贵妃尝到新鲜荔枝立下汗马功劳呢,我惋惜着。

“李博,打架,又打架,又是李博”。李博是班里的大个,高出别人一头,头顶上有三个螺旋,几簇头发总是倔强地耸立着,两条黏糊糊的鼻涕稍不留神便探出鼻孔,“唏唆”一声又立马溜回了大本营,袖口经常油光光一片。他信奉的是拳头政策,战争三六九,摩擦天天有啊!套用《手机》里的一句话:“麻烦!”

我几步蹿到教室,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桌倒凳翻,书纸一地,李博卡着小个子李政的脖子,顶在墙角。李政鼻青脸肿,一见我就号啕大哭,泪人儿一般。

只好来个“三堂会审”。原来竟是个案中案,连环案:小个李政欺负小小个向非,大个李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怒扁李政。我狠狠瞪了李政一眼,欺软怕硬,打架还哭,孬种,丢脸啊!

可我怎么来评价李博呢?从本人的性格上来说,我喜欢这样的孩子,“路遇不平,古道热肠”,多难得啊,尤其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已成为习惯的今天,这种侠义行径可算是珍版绝本,只能在金庸小说里见识了。但打架这种过激的行为,毕竟是个愚蠢的办法,潜伏着极大的危险。我想这件事我不能武断结论,而是尽可能地细腻和耐心一些。

我想起小学的一篇课文《好汉查理》,人物查理调皮捣蛋,爱搞恶作剧,但心地善良,爱帮助人,竟与李博很多特点不谋而合。于是,我专门开了一堂语文延伸讨论课:好汉查理与好汉李博。在同学们激烈讨论中,首先肯定了李博的侠义行为,表扬他能在不公平的时候挺身而出,有正义感。同时很多同学尖锐地提出不能打架,要用温和的手段去调停,打架就是不对!李博看到大家把自己与“好汉查理”相提并论,也欣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但承认错误不一定说明他认识到了错误。于是我又提供了三个真实事例作为讨论:

(1)《贵阳晚报》报道的三学生“拔刀相助”酿命案。

(2)某中学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哥们儿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

(3)《人民日报》报道的“洪战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好汉子拖着肠子大战恶徒”的事迹。

三个事例触目惊心,震撼心灵,同学们唇枪舌剑,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孩子们逐步形成共识:“好汉”是惩恶扬善,助人为乐,讲究策略;绝不是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莽撞行事。

衷心希望孩子们能明白“侠”之所在,个个能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好汉。

经典心语

如何“侠义”

不要片面地把侠义理解为暴力。

不要把拉帮结伙、替朋友出气理解为侠义。

侠义是一种精神,同情弱者、劫富济贫、伸张正义等都是侠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侠义精神还可以上升到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对全人类。

知识徜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