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外经典美文选 > 第二节 绘画妙笔绘丹青(第2页)

第二节 绘画妙笔绘丹青(第2页)

此画卷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此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六、《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千里江山图》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棚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七、《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八、《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于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元至正七年,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历时多年方始告竣。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九、《汉宫春晓图》(明·仇英)

《汉宫春晓图》,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纵37。2厘米,横2038。5厘米,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嫔妃生活。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存世画迹有《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十、《百骏图》(清·郎世宁)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目前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

经典绘画

星月夜

中文名称:星月夜(满天星斗的夜晚)

英文名称:StarryNight

创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

创作地点:圣雷米(Saint-Remy)

创作时间:1889年6月

类型:油画

现存地点:纽约现代艺术馆

含英咀华

在这幅画中,梵高用短线笔触组成激**旋转的宇宙,十一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旋转着、翻滚着。近处的柏树像撕裂燃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远处的星辰和月亮暗示着耶稣和使徒的关系。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宇宙中旋转着、爆发着。

梵高运用火焰般的笔触把它传达出来,这是常人所很难理解和表现的。他所看到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景象。他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相互旋转的天空,仿佛瞬间变成一束扩散、游**的光线。使得面对自然奥秘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全画的色调呈紫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流动般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星云和树木似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眩晕中所见,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梵高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上帝是月食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形容火焰的柏树,以及那夜空中像巨龙飞过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