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压砸伤与外物砸伤
压砸伤与外物砸伤多表现为脊柱、双下肢受伤,部分患者合并胸腹及头颅损伤。
处理:不要随意搬运伤者,拨打120急救;检查伤情,脊柱损伤应按脊柱骨折的搬运原则转运;下肢受伤可就地取材,用夹板固定受伤下肢;如合并胸腹部损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7。坠落伤
从高处坠落致伤,伤情与坠落高度和人体先着地的部位有关,各部位着地伤害有着各自的特点。
处理:检查伤情,不乱搬运伤者,拨打120急救;初步止血、包扎、肢体固定;昏迷伤员按昏迷的抢救原则处理;怀疑脊柱骨折,伤员上下担架应由3~4人分别抬住头、胸、臀、腿,保持动作平稳一致,避免加重伤情。
8。机器伤
机器伤多造成伤害肢体开放性损伤,甚至皮瓣脱套、大片软组织缺失,开放性骨折并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很高,大量失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部分病者有胸腹损伤。
处理:伤情危急,拨打120急救;受伤肢体马上止血,必要时上止血带(记录使用时间),就地取材,用夹板固定受伤肢体;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将伤者送往医院。
9。中暑
中暑是由于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或因阳光直射头部导致脑组织受损的急性过热疾病的总称。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带,安静休息。
(2)轻症的可给清凉饮料,高热的迅速物理降温,冰水或酒精擦身,头、颈、腋下及腹股沟处可置冰袋,或立即送医院。
10。溺水
溺水者被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换气障碍而窒息;也可因反射性气管、支气管**或污泥、杂物堵塞呼吸道而窒息。
主要表现:患者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腹部常隆起,伴胃扩张。
溺水者自救:不熟悉水性者遇溺水,心中不要惊慌,尽量取仰卧位,头部探出水面后深吸气,以改变人体与水的比重,使身体能浮出水面,四肢不要乱动以免加快身体下沉。熟悉水性者如在水中突然发生下肢抽筋,要保持镇静,同时用手将抽筋的下肢用力向背侧弯曲,解除**,然后仰泳向岸边游去。
处理:首先检查有无呼吸、心跳,如无,控水时间不宜过长。
(1)将患者从水中救出后,迅速解开患者衣带,清理口内污物。如口紧闭,可将下颌推向前,使其张开。急救者一腿跪下,另一腿向前屈膝,将患者腹部放在膝上,呈头低位,并按压患者背部使水排出。
(2)进行人工呼吸,电话呼救120。
11。触电
触电急救应做到:迅速脱离电源,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救治方法、动作必须准确,并且坚持救治。
处理:要根据触电者受伤害的具体情况,对症救治,并立即请医生到现场抢救。若触电者神志清醒,受伤害不严重,可让其就地平躺休息,不要走动或站立。若受伤害很严重、神志昏迷、呼吸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时,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如心脏已停止跳动,应用人工心脏按压法救治。
在抢救过程中,禁止采用掐“人中”、浇冷水、摇晃身体、高声喊叫等错误做法,也不得轻易使用“强心针”等药物。
12。烧伤
烧伤是由热、电流、放射线及化学性物质等,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
处理:迅速脱离致伤源。火焰烧伤时,应立即卧地慢慢滚动身体灭火,或脱去着火的衣服,附近有水源的可迅速接近水源灭火。切勿奔跑、喊叫、用手扑火,以免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手部烧伤。沸水或热液烫伤时,迅速脱去浸渍衣物。烧伤或烫伤后及时浸泡在冷水中,亦可用冷水局部湿敷,能防止热力继续损害组织,减少渗出物,减轻疼痛。冷疗须在受伤后半小时内进行。浸泡或冷敷时间约为半小时,直至伤处离开浸水无痛觉方可再去找医生或用药等。冷疗不适合大面积受伤者,冷疗时不能用手去搓伤处,以免损伤皮肤。酸、碱或腐蚀性化学烧伤,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生石灰烧伤,应先除去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磷烧伤时应迅速将创面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燃烧,应尽快除去磷颗粒,可将创面浸在流水中清理。
13。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