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在踏跑过程中,如摔倒,可立即爬起继续比赛。
③踏不上垫失败。
④如果在传接垒球时球脱手,由传球者拾球再传,不判犯规。
(5)教法建议:
①学生在跑进中要准确踏垫。
②学生跑四边形,用右脚踏垒垫容易转身跑。
③可换成篮球,改跑动为运球。
41。运送“抗洪物资”
(1)游戏目的:提高快速传递能力,增强手臂力量,学习抗洪战士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怕牺牲,勇于同洪水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游戏准备:大小实心球各一个。
(3)游戏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游戏,大小实心球相距3~4人。游戏开始时,按同一方向传球,当两球相遇时,游戏结束。
(4)游戏规则:
①传递时不能抛球,掉地拾起继续传。
②两球相遇在哪位学生处,该学生做立卧撑8次。
③传球要快稳,要展现战士们在抗洪抢险中快速运送物资的那种场面。
(5)教法建议:
①游戏开始前可放歌曲来渲染课堂气氛。
②运送物资可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发展和提高学生左右手传递能力。
42。播种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2)游戏准备: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m的圆圈5个。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3)游戏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②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③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5)教法建议:
①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②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