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后勤园长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 二服务者后勤工作人员的第二标签(第1页)

二服务者后勤工作人员的第二标签(第1页)

二、服务者——后勤工作人员的第二标签

不论是在幼儿、家长面前,还是在教职工面前,后勤工作人员既是教育者,也是服务者。后勤工作人员应立足本职,改变观念意识,变“幼儿园要我服务”为“我要为幼儿园服务”,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抓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全面提高后勤保障部门的服务水平,促进后勤与教育同步发展的工作关键。

(一)明确服务对象

如何做好服务?首先应该明确幼儿园后勤的服务对象是谁。毋庸置疑,幼儿园中的每个人——幼儿、家长、教师都是后勤的服务对象。除此以外,幼儿园在现代化管理中还应该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

1。服务幼儿——有爱心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园开展一切工作的原则,所以在后勤服务中首先应该明确的服务对象就是幼儿。实际上,幼儿园里每一位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着为幼儿服务的事情。从幼儿来园那一刻开始,保安师傅负责幼儿的安全,保健医保障幼儿的健康,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锻炼身体,保育老师给幼儿分餐……这些行为都是为幼儿服务。同样是服务,但服务的质量却不尽相同,这也就会给幼儿和家长留下不同的印象。

如何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呢?在服务里面要体现一个“爱”字。幼儿园是充满爱的地方,是爱的教育场所,幼儿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爱心满满,包括后勤工作人员。用爱心服务幼儿,需要后勤工作人员“蹲下来”,用幼儿的视角来感受世界,真正读懂幼儿内心的需求,把幼儿园中的每一个幼儿都看作自家的宝贝,呵护幼儿的成长,保护幼儿的心灵。带着爱心去工作,带着爱心去服务,效果就会与众不同。也就是说:没有爱,服务就不存在。

案例旋转木马永远不下雪

“下雪了,下雪了!”

“我最喜欢下雪了。”

“咱们堆雪人吧!”

“你们堆雪人吧,我要去玩旋转木马!”

“你怎么变傻了,地上都这么多雪了木马上肯定都是雪,还玩什么玩!”

“那我得去看看白木马什么样了!”

下雪后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几个孩子的谈论吸引了老师的注意,于是老师跟着这几个孩子来到后院的旋转木马处。

“你看,旋转木马上根本就没有雪,还说我傻呢,是你傻吧!”

“不对呀,为什么这儿没有雪呢?”

这时,老师引导着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对孩子们说:“看看还有哪里没有雪?”孩子们开始环顾小院。“看,小滑梯上没有雪。”“小**桥上也没有雪。”“真奇怪,怎么有地方有雪,有地方没有雪?”

“老师,这儿真的不下雪吗?”

“你们仔细看一看,有没有下雪的痕迹?”孩子们觉得有道理,都离玩具很近,仔细地观察。“老师,我发现了,小滑梯这儿还真的有点儿小雪粒!”“小木马的缝里也有雪。”

“这儿肯定下雪了!”

“那雪去了哪儿呢?”

“我觉得有一个人肯定知道。”老师刚一开口,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问:“谁呀,谁呀?”老师说:“你们去问问高老师吧!”

高老师是幼儿园的保洁员,每天都会打扫幼儿园的公共环境卫生。孩子们剁剁小脚上的雪,飞快地跑地去找高老师了。

“高老师,您知道为什么旋转木马上没有雪吗?”“还有小滑梯和**桥上也没有雪!”

高老师对孩子们笑笑说:“可能是雪爷爷怕你们玩时摔倒,所以这些地方就不下雪了。”一个孩子说:“真的吗?以后那里也不下雪吗?”高老师说:“我想你们要是想到那里玩儿,那里就一定不下雪。”

孩子们天真的眼神中有相信,也有疑惑。旋转木马永远不下雪的秘密只有高老师最清楚。高老师对工作积极、负责,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幼儿园,把园里的户外玩具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早上天气凉,刚用湿布擦过玩具,玩具表面就会冻一层薄薄的冰,为了避免孩子们玩玩具时打滑,每次她都会准备一块干布,用湿布擦后马上再用干布擦干净。其实,这雪天玩具上的雪也是高老师给变没的。高老师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旋转木马等这几个小玩具,心想如果玩具上堆了厚厚的雪,孩子们就少了选择的余地,所以雪停后她早早地就把玩具上的雪都扫到了桶里,又用干布把雪粒都擦干净了。

这个案例很真切地诠释了后勤如何为幼儿服务的理念。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做?后勤工作人员应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工作,让“自己成为孩子”,感受幼儿的喜爱,感受幼儿的兴奋,感受幼儿的悲伤。一定要具备“爱心”服务意识,但是又不能盲目,不管是后勤管理人员,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要逐渐增强教育意识,时常与保教管理人员交流,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留给孩子们,让后勤的服务与教育同时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2。服务家长——用真心

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还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而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后勤工作人员应该行使对家长的服务功能。针对家长的服务如何来做?这里面要体现一个“真”字。真心体现在聆听家长的意见,关注家长的需求,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心甘情愿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让家长感受到一种家的归属感。是否用真心为家长服务,是否能想家长所想,体现的是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案例一席之地

民族分园在一个小区里,园门外是一个不太宽的胡同,本来地方就狭窄,小路旁边还停放了一排汽车。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开始实行园门外手递手接园制度,因此每天接园时,园门口的地方就显得极为拥挤。幼儿园想了很多办法,如错开时间接孩子,家长志愿者帮忙接孩子,创设地面标识接孩子等。这些办法都是为了保证接孩子环节规范、安全。

“您才来呀?你们班都接完了。”

“都接完了?其实我不愿意早来,这儿地方太小,早来了还碍其他班的事儿,只是为了孩子不得不早来。今天路上稍微有点儿堵,这不就晚了嘛,看来明天我还得早来会儿。”

“真是,这儿太窄了,如果不停着几辆车还能宽敞点儿。”

说话的是两个奶奶,看来狭窄的场地给家长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老人,他们家里没事,都愿意早点儿出来到园门口等着,可是场地确实有限,门口还被车占着位置。这里能不能不停车呢?

于是后勤管理者找到了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小区车位也不是特别紧张,晚上他们值班时还发现一些地方有停车的空位。经过居委会的同意,后勤工作人员开始动工,去掉了门口的停车标识。为了让早来的老人有地方等待,后勤工作人员还购买了长椅,并进行了合理摆放。原来停车的位置变成了家长们等待的休息区,老年人可以坐在长椅上休息,这样既保证了接园的秩序,又照顾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家长的问题解决了,家园其乐融融。

案例中园所做的改变源自对家长心声的倾听与理解。在幼儿园外经常会听到家长一些发自内心的“抱怨”,面对这些抱怨,后勤工作人员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是责怪家长,还是反思自己呢?其实后勤工作人员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帮助家长解决一些顾虑,把家长当作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抱着一颗真心去服务家长,最终和家长携手共育幼儿。

3。服务教师——讲同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