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 > 第四节 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的作用(第1页)

第四节 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的作用(第1页)

第四节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的作用

前面已经谈到,幼儿园教育是通过环境进行的。但是,这不等于说环境是可以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的,离开了教师——这一幼儿园环境中最重要的人的要素,环境是不可能实现其强大的教育功能的。那么,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

一、准备环境

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要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给儿童准备一个‘环境’。”(蒙台梭利)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把教育目标蕴含在环境中

教师必须带着明确的目标意识来准备环境,将周围的人际因素和物质条件精心地加以组织、规划,并计划安排必要的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幼儿能在环境中向着正确的方向行动、发展。比如,《纲要》与《指南》都要求发展幼儿喜欢看图书的好习惯,要求幼儿园“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因此,幼儿园提供一个良好的图书阅读环境就十分必要。如在教室里明亮的窗户边,可设置一个安静、舒适的小天地——图书角。在那里,教师准备各种有趣的、幼儿喜欢的图书。图书陈列在矮矮的书架上,可以自由地取拿;图书封面正对着幼儿摆放,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放几个小坐垫、几把小椅子或铺在地上一两张小草席,让幼儿能舒服地坐下来看图书。除图书角之外,还可以让图书出现在幼儿园走廊上作为装饰,让幼儿知晓图书角又增加了什么书。

(二)心中装着幼儿

环境是为幼儿准备的,当然必须适合幼儿的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环境时心中装着幼儿,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水平的现状与发展可能性,让环境能引导、促进幼儿发展。如对提供的材料、玩具,首先想一想:幼儿喜欢吗?过去玩过吗?玩到什么水平?哪些幼儿尚不熟悉或不喜欢,他们可能发生的困难或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别的替代物可以提供?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材料、玩具要准备多大的数量、种类才能满足幼儿选择、使用的需要,而又不造成混乱?如何摆放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有利于幼儿的自主选择和使用?以什么形式投放材料(如投成品还是半成品、一次性投放还是分几次、不同幼儿用哪些方式投放等)更有利于幼儿玩得开心,玩出新花样?什么样的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开展自主学习?等等。再如,必须考虑空间、时间的安排如何适应幼儿的需要。如空间在大小、安全、方便等方面是否适宜?用什么办法能进一步改善空间条件(如搬走不用的桌椅、用小草席划分某些活动区域而减少间隔的橱柜、利用走廊或楼梯下的空间设置一些活动区角等)?如何合理地整体地规划活动室里的各个区角,以自然地减少区角之间的干扰,减少幼儿之间的纠纷,保证更好的活动秩序(如事先勾画教室平面图,设想幼儿的移动路线,合理布局等)?时间安排上是否能让幼儿玩得尽兴?活动转换的时间是否合理,是否有调整时间的预案?等等。

(三)和幼儿一起共同准备环境

吸引幼儿参与环境的准备,是教师在这一环节的重要工作。很多幼儿园的实践证明,幼儿积极参与准备的环境最受幼儿喜欢,最能够引起幼儿的关注和投入,而那些完全由教师包办的环境却未必吸引幼儿。

引导幼儿参与环境的准备可以有多种形式,主要是引导幼儿动脑和动手。

动脑——教师预想的各种计划、打算、设计等,只要是幼儿能够理解和参与的,都尽可能地将之巧妙地转变成幼儿的“决定”过程。即活动的发起不一定是教师,而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发表意见、出谋划策、参与规则的制定等。比如,引导幼儿议论“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怎么布置活动室?”“我们的图书有的被搞坏了,怎么办?”“娃娃家太挤了,你们看怎么设计才好?”等。当然,教师也平等地参与讨论,在轻松的气氛里让幼儿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能发现自己的有些想法需要修正。

动手——为活动准备材料、玩具时,只要是幼儿能做的事,就让他们做,或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如表演区、娃娃家区所需要的一些简单的服装、道具、用具,户外活动所需要的一些玩具、器材等,可以教师与幼儿一起来准备,或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不必全部由教师来准备。

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动手动脑发挥作用的地方。对那些能力差、个性孤僻的幼儿,要注意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激励他们参与到准备工作中来。

二、调控环境

准备了一个好的环境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这个环境能否按预期的计划运转,幼儿能否充分地利用环境的条件,能否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还要看教师能否营造环境的气氛,有效地调控环境。

教师调控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来发展自己。

教师怎样来调控环境呢?

(一)调控环境的若干环节

调控环境大致有几个环节:诱导幼儿进入活动;帮助幼儿展开活动;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等问题;帮助幼儿结束活动。教师在这些环节中,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间接方式),如观察幼儿在环境中的活动情况;通过材料、场地、时间、规则、角色变化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活动,促进幼儿与环境中的人际因素和物质材料有效地互动等(可参阅第四章第三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以下问题可以在教师调控环境时,作为观察的重点、抓手或新的教育切入点:

1。幼儿如何选定活动区或材料

(1)哪些活动区和材料最受欢迎?哪些很少使用?

(2)幼儿是不是经常决定不了去哪个活动区而要你帮助?

(3)有没有幼儿要求你给他划出明确的活动空间来?整个路线是不是让幼儿可以在教室里方便地行走,玩得很安全,搭建时也不会受到干扰?

(4)幼儿是否能够自己找到他要的东西,或者自己能把东西放回原处?

(5)在选择喜欢的材料和玩具上,幼儿有什么表现(如不同性别的幼儿有哪些差异)?

2。幼儿如何使用材料

(1)幼儿是否具备使用材料的技巧?

(2)材料的使用引发出了幼儿怎样的经验、创意或问题?

(3)哪一类型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或集体游戏?

(4)哪一种材料幼儿玩得最久?哪些材料不受欢迎?

(5)有没有足够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投入有意义的活动?

(6)共用材料时有没有发生问题?发生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

(7)材料是否能反映幼儿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生活中的经验?

(8)幼儿使用材料上的差异怎么样?

3。幼儿如何与他人互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