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育学基础李季湄第二版 >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02(第4页)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02(第4页)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2。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教育”与教育学中“教育”的概念在含义上是不一致的。

3。幼儿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开发幼儿智力。

4。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

5。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基本上是仿照日本的幼稚园。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只规定了五大领域教育内容。

二、讨论。

联系实际谈谈幼儿教育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三、制作资料卡片或电子资料夹。

准备一些纸片,在阅读有关图书和资料时,把那些有助于深入理解教材的观点或论述记录下来,做成卡片,分类保存;或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为文件夹保留在计算机中。

资料链接

小资料1

有机教育:别急着“催熟”孩子

文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雄

什么是有机教育?现在大家都喜欢有机食品、有机蔬菜,因为它们是天然的、自然生长、无污染、不反季节、符合四季成长规律的。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应该是有机的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反季节、催熟的过程。而当下流行的一些教育观念,比如“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都是在“催熟”孩子,是有违教育规律的。

为什么我要提倡有机教育?主要基于三方面理由。

首先,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我们种蔬菜、种玉米,它都有一个自然生长周期。想必大家都不喜欢吃用化肥催熟的蔬菜吧?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过多地期待、过早地开发,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

其次,勿“催熟”孩子。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失去快乐、自由的童年。现在大城市里大多数孩子是怎样过日子的?曾有一位摄影记者抓拍了100张“中国式童年”照片,照片中的所有儿童,几乎都是房间里一堆玩具,但只能“自己和自己玩”,物质丰富,但不快乐。孩子的成长有自然的规律,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让他们过早地学这、学那,过早开发孩子智力,事实上是帮倒忙,甚至是摧残孩子,使得大多数孩子过早失去了童真、幸福与自由。

最后,孩子培养是一个陪伴与“发现”的过程。什么叫发现?就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孩子在某一领域的天赋、特性和兴趣,因势利导加以开发。在这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别人家长带孩子学英语,你也带孩子学英语,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教育培养孩子需要有一个耐心等待、陪伴发现的过程,这也是有机教育的核心理念。

并不是说大脑不要开发、不要用它。关键是怎么科学开发?如何使用?应根据孩子的天性、本性、特质来因势利导。现代教育研究证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中国孩子被要求大量记忆碎片化“知识”,只会成为大脑沉重的负担,使人成为“书呆子”“记忆棒”。我提倡少学一些“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合作分享教育。相对知识技能而言,更重要的准备是在学龄前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吃饭为例,孩子在学校须自己取餐、自己吃、自己整理,在餐厅里不大声喧哗。如果一味灌输孩子知识,忽略了素质、生活习惯等的培养,那才会“输在起跑线”上。尤其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爆炸,知识教育重要性已逐渐下降。因此,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必须有所选择,而不是靠苦逼、硬塞、催熟或者“提前抢跑道”。为此,我主张“有机育儿、健康成长”,即恢复教育的本原,让孩子缓慢地成长,甚至让他们更加野蛮、自由自在成长。

(摘自2015年5月1日《解放日报》,有删节)

小资料2

蒙台梭利论儿童

我们应注意到,儿童具有自己的个性,并谋求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充满了创造力;他们选择自己的工作并坚持完成它,按自身的需要改变它;儿童锲而不舍、不懈地探索,并十分愉快地克服力所能及的障碍。儿童友善地希望与每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发现以及小小的喜悦。因此,教师没有必要介入,“全神贯注地观察”是教育者的座右铭。

让我们耐心地等待并随时准备分享儿童的欢乐以及他们遇到的困难吧!他们需要我们的同情,我们应尽力做出回应并为此感到高兴。让我们以无比的耐心面对他们缓慢的进步,并以热情和欢悦对待他们的成功吧!如果我们已能够说:“我们对儿童是尊重的,有礼貌的。我们待他们如同待我们自己一样。”那么,无疑地,我们已掌握了一大教育原则,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典范。

然而,一般说来,我们并不尊重儿童。我们总是力图强迫他们服从,而不顾及他们的特殊需要。我们对他们傲慢、粗鲁,并且要求他们毕恭毕敬。

(摘自《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手册》,[意]蒙台梭利著,中国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小资料3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十七条原则

原则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原则二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原则三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原则四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原则五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原则六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原则七比较教学法;

原则八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原则九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原则十替代教学法;

原则十一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