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二版 >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第1页)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第1页)

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观

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对人来说,环境就是人周围的影响于人的、包罗一切事物的客观世界。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与家庭、社区以及自然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仅指幼儿园内部环境。

幼儿园教育的环境观必须是广义的。

一是由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决不仅仅是靠幼儿园教育能够实现的,家庭对幼儿成长具有相当大的、甚至可以说第一位的影响力。同时,幼儿所生活的社区、村庄,周围的大自然、大社会的影响也决不可低估。正因为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当今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自身的发展需要家庭、社区的参与,共同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儿园的社会职能,满足处境不同的幼儿的教育需求。

三是世界教育发展到如今的终身教育阶段,教育已经决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了。从纵向来看,教育从人一出生就开始,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学校教育不过是人生教育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从横向来看,教育已经从学校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特别是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其巨大的教育效果而成为社会一体化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封闭的、微型的学校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在内,都必须以终身教育的广阔视野和思路来重新建构,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四是时代的发展证明,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善其身的教育是不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一味封闭在学校小环境中,脱离大社会、大自然,是难以培养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变化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的。幼儿的成长明显地带着时代的印记,必须呼应社会的要求,只有把幼儿园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幼儿园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时代精神。

综上所述,幼儿园环境是一个包括内部与外部两部分环境的大环境含义,是指一个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在内的,与大社会大自然相联系的大环境。幼儿园内外两部分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幼儿园是这个大环境的核心,强调大环境丝毫不贬低幼儿园的重要性,相反,幼儿园由于自身的教育专业性,在创设这一大环境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幼儿园不仅对家庭、社区的环境质量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还对全社会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类。

广义的物质环境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设施、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的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各种设施设备以及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风气等。狭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指幼儿园的文化氛围、道德风貌、人际关系,特别是师幼关系等。

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如良好的物质环境总是映射着健康、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味,而低俗文化催生的物质环境却往往是充满低级趣味,缺乏文化内涵的。

下面重点阐述幼儿园内部环境的有关问题。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创设良好的环境。

1。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密切。为什么物质环境对幼儿如此重要呢?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探索周围环境有着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心,其活动欲求、情绪、注意力等都极易受外部物质环境的影响。有这样一例:

例3岁的小军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很担心孩子会哭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牵着小军去幼儿园。可刚一进园,小军立刻被一个大沙坑吸引了,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欢呼起来,连忙跑过去,抓起一把小铲子就兴致勃勃地挖起来,忘记了自己是在上幼儿园。

另外,由于幼儿对物质环境的依赖性大,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条件,就可能引起幼儿什么样的活动,缺少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的某些行为、活动就很难出现。如幼儿园达不到起码的园舍条件,让四五十名幼儿挤在一个小小的活动室里,又没有多少可操作的玩具材料的话,幼儿的游戏就很难开展起来。不用说教育,就连幼儿的安全、健康也得不到保证。正因为此,《规程》等对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作出了规定,要求幼儿园应设活动室、应有一定规模的户外活动场地、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应配备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等。教育部有关文件还对城市幼儿园园舍面积、户外活动面积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活动室面积90平方米,分班活动与公共活动面积每一个幼儿2平方米,等等。

在幼儿园的物质设备中,幼儿操作的玩具、材料的质量是很重要的。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还应当具有操作性、多功能性、可变化性等。即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摆弄、去玩,不限于一种固定的玩法,这对于保持材料、玩具的新鲜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是很有意义的。另外,玩具、材料应当经济实用,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又容易损坏,并没有太大的教育价值。而水、沙、黏土等自然材料以及废纸盒、空矿泉水瓶、废报纸、旧轮胎等各种废旧物品,如果加以有效利用,不仅能开展非常丰富的活动,还特别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

必须注意的是,虽然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但“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毛泽东),如果缺少好的教师,再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以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作用。有的幼儿园盲目地追求硬件设备的高标准、超豪华,而不注意提高教师素质这一重要的软实力,结果所谓的一流配置却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效益,教育质量并没有提高。相反,有的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老师们热爱教育事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专业能力,不仅在教育实践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家庭、社区(或乡村)合作,因地制宜地美化环境,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玩教具,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利用大自然的丰富资源等,还通过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同伴关系,使幼儿园环境的质量大大提高,在艰苦的条件下仍保证了幼儿各方面的良好发展(可参见下文有关“教师的要素”的阐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