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知识点总结 > 项目一 职业生涯规划启蒙(第2页)

项目一 职业生涯规划启蒙(第2页)

职业定义中包含四种关系:

其一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事了某种职业就意味着参与了社会分工。而对不同需求的职业分工,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职业结构的关系。

其二是知识技能与创造的关系。人们利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引入职业化的概念。

其三是创造财富和获得报酬的关系。只有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有资格获得报酬,而且是获得合理报酬。

其四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人们通过工作获得合理报酬,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社会分工后的产物。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的职业不断产生;而社会不再需求时,过时的职业就会消亡。可以说,职业随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有关知识、信息、科学技术含量高的现代职业也将迅速发展,同时,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任职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善于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就业机会。职业产生和消亡的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在选择职业类型时,不仅要考虑个人职业发展意愿,更要考虑时代前进的步伐所引起的社会需求趋势的变化。

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最珍贵的年华都处在职业阶段。不同的职业,通常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也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了解社会职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2。职业的重要性:职业是个人满足自身需求的媒介。个人需求的满足,特别是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与个人通过从事一定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相连。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并在需求上存在差异性,因此每个人的职业倾向是不一样的,从事某个特定职业的潜力也是不一样的。职业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收益、发展前途及社会地位,也影响着家庭生活。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见图1-1-1),指出人的需求由低级层次依次向高级层次推进,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和归属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图1-1-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人的需求是有规律的,是分层次的。而且,这个层次一般在低级需求满足之后,就会自动上升到新的更高级需求。

职业的重要性体现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五个方面:

一是提供生活保障。工作能够获得报酬,可以换来我们生活的各种必需品:衣服、食物、住房、交通工具等,从而满足人们维持生活的需要。

二是建立安全感。稳定的工作能为我们提供收入以及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三是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工作能够扩大个人的生活圈子,建立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关系。每个人都不想也不可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都需要亲情、温暖、理解和支持。工作环境是人们在家庭以外最重要的人际交往环境,也是人们发展友谊、情感最重要的场所。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指人们选择相同的职业,在共同的追求中发展出稳定、坚固的友谊。那些共同经历挑战、挫折、成功、失败,患难与共的同事,一定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四是赢得他人尊重。工作是赢得他人尊重和自尊的最好途径。无论是受人尊重还是自尊,都源于个人的成就。获得社会认可的成就,就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做出了自己满意的成就,就能体验到自尊。成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自己专心、认真从事的工作中来。

五是实践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人投入工作,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只要用心投入,平凡的工作一样能够使从事者绽放出让人景仰的光彩,创造出闪光夺目的业绩。

(三)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定义为这样一个过程:先觉知、有意愿、量己力、衡外情、订目标、找策略、重实践、善反省、再调整、重出发的生涯规划循环历程。即:①意识到自己需要制订职业目标;②进行自我探索,重点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③进行职业世界探索,收集并排列备选职业;④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⑤按计划实施行动;⑥做评估调整,为实现目标做行之有效的安排。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施恩(S)教授提出外职业生涯与内职业生涯理论。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准备的核心是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职业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等培养与提高。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而实现,但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以实现。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内职业生涯是真正的人力资本所在,提高内职业生涯而取得的工作成绩,会转化为外职业生涯因素。

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拥有什么?自己想要什么?人是职业生涯的主动塑造者,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中,会有不同的期望,这些期望会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个体也会不断地成长。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种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

案例故事:

从餐厅侍应生到流行乐坛巨星

——周杰伦的职业发展之路

周杰伦是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他的音乐席卷了整个华语地区,成为流行乐坛巨星。他的音乐风格灵动,开拓了流行音乐新领域,他在流行乐坛引领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音乐对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兴趣,不如说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音乐帮助他抵挡父母离异、成绩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见烦恼,让他自信健康地成长。

在当餐厅侍应生的日子,周杰伦坚持音乐梦想。在餐厅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厨师做出来的饭菜送给女侍应生,再由女侍应生送给客人。即使是这样,周杰伦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音乐世界,他带着一个随身听,一边工作一边听歌。在餐厅里打工和弹琴让周杰伦慢慢开始有公开表演的机会,也慢慢开始积累起自己的听众。1997年9月,周杰伦参加了当时台湾著名娱乐主持人吴宗宪的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当时的周杰伦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台唱自己的歌,只好找了一个朋友来唱,自己用钢琴伴奏。两个人的演出“惨不忍睹”。但主持人吴宗宪路过钢琴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个一直连头也没敢抬的小伙子谱着一曲非常复杂的谱子,而且抄写得工工整整!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对音乐很认真的人。

节目结束以后,他问周杰伦: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我的唱片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真正让吴宗宪感动的是这个年轻人对自己乐谱的认真程度。打动吴宗宪的,与其说是才气,不如说是认真。很多时候,不管能力有多大,机会往往只选择那些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这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周杰伦加入唱片公司头半年里,写出来的歌不少,但曲风奇怪,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其中包括拒绝演唱《眼泪不哭》的刘德华和《双截棍》的张惠妹。吴宗宪有些着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打击。他让周杰伦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写的歌曲很烂,当面把乐谱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这是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击。然而,吴宗宪第二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惊奇地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新谱子又放在了桌上,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吴宗宪都能在办公桌上看到周杰伦的新歌,他彻底被这个沉默木讷的年轻人打动了。

1999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把周杰伦叫到房间说,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内拿出50首新歌。我就从里面挑出10首,做成专辑——既然没有人喜欢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10天之后,周杰伦安安静静地拿出50首歌,于是就有了周杰伦一举成名的专辑《JAY》。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的演艺事业一发而不可收。

周杰伦的职业经历说来富有传奇色彩,其实也普通。一直执著于自己的梦想,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让自己先生存,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心态。同时,注意培养自己拥有理想工作的能力,把完美工作作为长期目标来努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地让我们获得一份工作,而是能使我们更好地发现自我、挖掘潜能、开发自我、实现自我。帮助我们客观分析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的优劣,帮助我们科学地规划人生,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能有效掌控自己的生活,使人生有目标、有方向,从而充满意义。

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不是做好准备,去迎接一个工作、一次面试或一条特定的职业道路,而是提升可持续职业生涯所需的认知能力。我们必须能够开发和扩展自己的能力,创造机会并且建立专业联系,要成功地获得满意的职业生涯,就需要个体在整个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当中不断进行思索。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应使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和家庭均衡发展,相互促进。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