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论文 > 二幼儿园课程质量项目水平的具体分析(第1页)

二幼儿园课程质量项目水平的具体分析(第1页)

二、幼儿园课程质量项目水平的具体分析

(一)一周课程计划

表10-3“一周课程计划”评分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一周课程计划”旨在对被观察班级(园所)的课程结构质量进行评价。该项目的评价内容涉及周计划内所安排的所有类型的活动,而不仅仅是集体教学活动。“一周课程计划”项目由三个子项目组成,分别为领域均衡、整合性、集体教学课时量。由表10-3可知,全国课程质量中一周课程计划的得分为4。81分,尚未达到“合格”水平(5分)。由表10-4可知,“一周课程计划”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最低要求水平与合格水平,不适宜水平占16%,而优秀水平只有2%。

表10-4“一周课程计划”的得分分布情况

1。领域均衡

根据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的课程领域包括:健康(含体育和健康常识)、语言、科学(含数学、自然科学)、艺术(含音乐、美术)、社会五个领域。从理论上说,均衡的课程结构是指在一周内所有类型的活动总量中,五大领域应各自占据大致均衡的比例(应注意的是,根据国家的规定,每天应保证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因此,健康领域的比例应略高于其他领域,占据总量的30%;但其他四个领域的比例应大致相当,各占15%~20%;尽管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合性,不同课程领域在活动和时间的分配比例上很难绝对、清晰地界定,但依据对班级一日活动计划、作息时间以及活动内容的具体分析,领域均衡性的状况还是可以进行大致测算和评价的)。

从表10-3可知,子项目领域均衡得分为5。19分,达到“合格”水平。由表10-4可知,在该子项目得分分布上,样本班级主要集中在合格与良好水平,优秀水平的比例也高于整个项目(“一周课程计划”)的分布比例,不适宜水平的比例低于整个项目水平。

2。整合性

整合性是指不同课程领域的各类活动之间以及集体(教学)活动与区角游戏活动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关系。由表10-3可知,该子项目的平均得分为4。11分,处于“最低要求”水平,低于整个项目的得分均值,但从标准差来看,“整合性”的标准差较大(SD=2。27),这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上得分差异较大。由表10-4可知,在课程的整合性得分上,样本班级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处于不适宜水平的比例为31%,远高于整个“一周课程计划”项目的比例;在良好和优秀水平的比例上,子项目“整合性”也高于整个项目水平。

3。集体教学课时量

“集体教学课时量”是指集体教学活动(即幼儿园通常所说的“上课”)的周课时量。由表10-3可知,“集体教学课时量”的得分为4。49分,处于“最低要求”水平,低于整个项目的得分均值,说明我国幼儿园的集体教学课时量总体而言相对偏高;从标准差来看,“集体教学课时量”的标准差很大(SD=2。37),这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上得分差异较大。由表10-4可知,从质量水平分布状况来看,样本班级的“集体教学课时量”主要是集中在合格水平以上,优秀水平的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子项目。同时,“集体教学课时量”的质量在不适宜水平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子项目和项目总体水平。

(二)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

一日活动的安排与组织是对实际的一日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一日活动安排包括例行的生活活动,如入园离园、进餐、如厕盥洗饮水、午睡休息等,也包括各类室内和户外的学习游戏活动,如早操、集体教学、区域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安排与组织”项目包含三个子项目,分别是活动安排、转换与过渡以及计划执行。由表10-5可知,“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的得分为4。65分,尚未达到合格水平(5分)。由表10-6可见,样本班级在“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的质量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最低要求(29%)与合格水平(35%),但在不适宜水平的比例有22%,而优秀水平的比例只有2%。

1。活动安排

由表10-5对子项目活动安排进行分析,发现其子项目得分为4。84分,略高于项目平均得分,但仍未达到合格水平。由表10-6可知,“活动安排”的质量水平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54%),优秀水平的比例(6%)也高于项目的比例(2%),但仍有16%的班级处于不适宜的水平。

表10-5“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评分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表10-6“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的得分分布情况

2。转换与过渡

由表10-5对子项目“转换与过渡”进行分析,发现其得分为4。23分,低于项目得分,其质量仍处于最低要求水平;且标准差很大(SD=2。63),说明样本班级在该子项目的得分上差异较大,存在两极分化倾向。由表10-6可知,“转换与过渡”子项目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合格以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3的样本班级在“转换与过渡”质量上处于不适宜水平(35%);32%的样本班级处于合格水平,12%的班级处于良好水平;而令人惊奇的是有11%的样本班级的“转换与过渡”的质量是处于优秀水平,该比例也高于整个项目以及其他两个子项目的比例。

3。计划执行

由表10-5对子项目“计划执行”进行分析可知,其得分为4。89分,接近合格水平,略高于项目总体水平和其他两个子项目;但其标准差也较大(SD=2。23),说明样本班级在“计划执行”的得分差异较大。由表10-6可知,“计划执行”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合格水平及以下,其中合格水平占42%,最低要求水平占11%,不适宜水平的样本班级比例为21%;但良好比例(19%)和优秀比例(7%)均高于整个项目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2%和2%)。

(三)自由游戏

项目“自由游戏”主要是对班级幼儿的各类自由游戏活动进行评价。“自由游戏”是指幼儿自主选择区域、玩具材料和同伴,基本独立自主开展的游戏活动;相对于成人主导的活动(如集体教学或集体游戏)而言,自由游戏是幼儿主导的活动。“自由游戏”项目主要包含三个子项目:机会与时间、游戏设计、游戏指导。从表10-7可知,“自由游戏”的得分为4。86分,接近合格水平。另外,也可以发现,其三个子项目的得分均高于项目得分,这是子项目的样本量与项目不同所造成的(许多子项目由于未观察到而被评为“不适用”或者缺失)。由表10-8可知,样本班级的“自由游戏”的质量主要分布在最低要求水平(14%)和合格水平(51%);良好的比例为13%,优秀水平的比例为5%;不难看出,不适宜水平的样本班级比例也相对较高(17%)。

表10-7“自由游戏”评分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表10-8“自由游戏”的得分分布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