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教育学基本问题 > 十一适合农村幼儿的传统游戏有哪些(第1页)

十一适合农村幼儿的传统游戏有哪些(第1页)

十一、适合农村幼儿的传统游戏有哪些

正如前文所述,游戏是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游戏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相对较差,游戏材料相对欠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们如何将游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传统游戏是农村幼儿园一个不错的选择。

农村幼儿的传统游戏或集体游戏是指流行于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经久不衰的民间游戏形式。它有很强的地域性、娱乐性特点,曾经给农村儿童带来过无尽的欢乐,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游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农村学前教育的逐步推广和普及,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些农村教育资源,就很有必要。

下面是本书收集到的一些民间传统游戏形式,这些游戏在河北东南部一些地方曾经广为流传,对我们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2-5拉大锯

1。拉大锯

游戏玩法: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着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见图2-5。

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去看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迎姑娘,叫女婿,就是不让××去。”

游戏作用:锻炼腰、腹部及上臂大肌肉群,培养节奏感。

2。盲人摸跛脚者

游戏玩法:一个孩子用手绢蒙住双眼,扮成盲人;另一个孩子用围巾将一条腿弯曲绑定,扮成跛脚者;地上画一大圈,盲人和跛脚者都在大圈内,跛脚者用一只脚不停地跳来跳去,盲人则不断地在圈内摸来摸去,跛脚者躲盲人,盲人摸跛脚者,如果被摸住了或出了圈,就要对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游戏作用:锻炼单脚跳能力、判断能力、躲闪能力,具有娱乐性。

图2-6滚铁环

3。滚铁环

游戏玩法:孩子人手一个铁环(可利用自行车圈、铁桶圈、塑料圈)、一个铁钩,用铁钩控制铁环在场地里滚动,见图2-6。控制的方法有多种,自主创造,但玩时一定要保持铁环滚动,铁环翻倒视为失败,换人游戏。

游戏作用:锻炼平衡能力、手部控制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奔跑能力等。

4。跳皮筋

游戏玩法:多种方法,可根据方法不同而取各种小名称,如“加减乘除”,至少3人参加,2人将皮筋套在脚上,各站一方,中间形成长方形,第三人在中间边念儿歌边跳,以踩绳为失败;再换绷绳的孩子跳。

游戏作用:锻炼小腿及脚部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增强弹跳能力,具有娱乐性。

5。脚尖脚跟脚尖踢

游戏玩法: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跟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踢向右前方)。第二遍换左脚,左右脚依次交替。为增加难度可加上身体自转一周的动作。

游戏作用:培养双脚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协调性。

6。丢手绢

游戏玩法;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松开手蹲下,选一名幼儿手持手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圈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将手绢丢到某个小朋友身后;唱到“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时,如果被丢到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就要被抓住,要背诵儿歌或表演其他节目。若在唱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去追丢手绢者,追上就要请丢手绢者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作用:锻炼奔跑能力、语言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及规则能力。

7。背缸倒缸

图2-7背缸倒缸

游戏玩法:两人背对背四臂相攀,一个弯腰把另一个背起、放下,另一个重复。两人相互背,一边背一边唱“大背二背,葱花芫荽,辣椒萝卜”,念完这一句,动作暂停,幼儿一上一下开始对话。上面的幼儿问:“上面有啥?”答:“星星(或月亮)”;上面的幼儿问:“下面有啥?”答:“井(或壕)”,然后同时喊一声:“咕咚!”上面的幼儿跳下来,游戏结束。见图2-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