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第三部分 走近孩子(第2页)

第三部分 走近孩子(第2页)

(3)自理而卫生习惯欠佳

由于家长们忙于生计,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孩子。这些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有的2岁多的孩子就会认路,会自己上厕所、会穿脱衣服;三四岁的孩子会自己拿钱买东西;再大一点的孩子就常常帮家里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非常懂事。

我们家儿子之前自己不会穿脱裤子,冬天穿的又多,脱下来穿不上去,他叫我帮忙,我就说你自己提,他还是不会,我就帮他穿了一次,以后都叫他自己穿。他自己慢慢地也就会了。他的事情我从来都是叫他自己做,这样他自己一个人在家也就会了。

——一位父亲评论自己3岁的儿子

但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上起床不刷牙洗脸;饭前便后不洗手,手总是黑乎乎的;不勤剪指甲,常把手塞到嘴里、揉眼睛;水果不洗就吃,还有的孩子拿到、捡到什么东西就往嘴巴里塞。这些不好的卫生习惯对于身体正处于发育中、免疫力较弱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利,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4)真挚而不擅表达

接触过这些孩子的人都会发现,孩子们特别质朴,感情特别真挚,再加上自由奔放的个性,他们很喜欢与人接触,见到生人也不害怕,见到老师更是会跑着扑到你身上,他们的热情总是让人温暖。

但是,当你尝试着和他们说话的时候,却会发现很多孩子都紧闭嘴唇,或者很久才挤出几个字来。孩子们羞于表达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有的孩子方言较重,讲不好普通话;有的不敢在众人面前大方地讲话等。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孩子从小就缺乏说普通话的氛围(家人对话都是家乡话),同时由于父母忙于生计,较少与孩子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和沟通。另外,孩子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图书,很少阅读图书和故事,家里大人也较少看书,缺少阅读的氛围,因此他们的书面语言发展得也相对滞后。

(5)伙伴多而不擅交往

家长之间“老乡靠老乡,亲戚带亲戚”的交往方式也影响到了孩子们的交往方式,邻近的老乡常居住在同一个大杂院或四合院之中,邻里关系较为和谐,家长延续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的关系也反映到了幼儿身上。老乡间不同年龄的幼儿通常在一起玩耍,因此,孩子们的伙伴总是很多,而且大哥哥姐姐会照看小弟弟妹妹,彼此之间都是以兄弟姐妹称呼。弟弟妹妹被别人欺负了,会有哥哥姐姐帮忙“出头”,保护他们。

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因此对周围怀有防范之心,容易将对方行为解读为恶性目的,再加上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孩子们往往缺乏文明的交往方式,容易以武力来保护自己,常用拳头“说话”,用动手打人来解决问题。

思考:你接触的流动儿童是否有上述特点呢?想一想还有其他特点吗?都写下来吧!如果你来自农村,那农村的孩子还有哪些特点?请你写写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卡

在大致了解了3~6岁孩子发展的水平,了解了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的一些特点之后,尝试着写一下对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看看你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记录

时间: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孩子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感触: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