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科学及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心得体会 > 第二节 幼儿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第2页)

第二节 幼儿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第2页)

3。材料选择举例

有趣的不倒翁:可收集塑料蛋形糖盒,因其结构是分两截插合在一起的,可以合拢,也可打开,便于幼儿操作并观察。井和辘轳:可选用大的雪碧空瓶,剪去上部瓶口处制作成井;用塑料胶卷盒或小药瓶制作成打水的吊桶;摇动的粗铁丝需教师在活动前为幼儿加工好(即用钳子将铁丝弯曲)。制作小火箭:可以用充气的气球代替火箭,体验火箭升空的模拟情景;也可以用空的塑料奶瓶制作成火箭。我的小水车:可截取胡萝卜、黄瓜、莴苣等各一段,上面插上塑料片,中间穿过筷子,小水车就制成了。动力橡皮筋船:可选用泡沫塑料、厚纸片、橡皮筋等材料。

(四)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过程设计

在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对技术的直接体验,还能获得一些具体的制作和操作技术,加深幼儿对有关科学现象的理解。

活动过程的设计理念应体现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本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去获取知识,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操作并不仅仅是动手去做,它也是一种研究,要引导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去创造,设计过程包括六个程序: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感想→完善提高→展示分享,这六个程序并非有序排列,而是相互交织,相互结合。

二、幼儿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基本要求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强调幼儿的实践与探索,强调以“主动”形式创作,强调活动中的小组学习、合作与交流,让每一个幼儿都加入到探索和研究中,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二)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作为研究者和探索者,需要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测;需要设计操作的步骤;需要亲自动手探索并尽可能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思考、交流,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实现探究性学习的价值。

(三)以合作者的身份同孩子们一起开展讨论和交流

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或家长对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但不是简单的“教”和被动的“学”,幼儿的学习是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动手动脑去验证他们的设计过程。它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强**育者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育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让孩子们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完成指定的任务。因此,教育者要尊重、相信幼儿,理解他们的思维,指导并帮助他们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为幼儿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以激发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教育者应始终和幼儿共同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案,尽可能地组织协作学习,以合作者的身份同幼儿一起开展讨论和交流,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四)资源共享

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资源是多样化的,其中有许多是利用生活日常用品或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材料物品,也有学校常用的仪器、设备等。因此,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在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中尤为重要。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到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之中,可为此项活动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源和智力支持,能促进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提高活动的质量。同时,社会教育资源的支持也可为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提供大量的设备、器具和材料。这些资源既为教育者组织活动提供了帮助,又密切了幼儿与社会的关联,提高了活动的实效。

三、幼儿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示例与分析

(一)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示例一与分析

续表

续表

(二)科技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示例二与分析

续表

续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