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第二节 情商修炼(第2页)

第二节 情商修炼(第2页)

三、大学生成就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具备的情商

情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情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先天的遗传因素对情商的影响和作用并不明显,情商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和熏陶逐步形成。大学生要成就职业生涯规划,要培养以下几个情商:

(一)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能力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一个人能全面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肯定认可的态度,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保证事业的成功。只有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的能力,才能使个体在真诚接受自己、认可自己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才有利于个体在践行职业生涯规划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确立并实现客观的、有挑战性的、合理的职业目标。

由于自我认识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期望,“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如果个体对未来的期望过高,作为“主体我”的观察者会以较高的标准(超出个人实际能力的标准)去认识、考察、评价作为“客体我”的被观察者,必然会发现现实的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我,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存在多种矛盾冲突,必然会产生持续的内心痛苦和强烈的不安感,情绪出现了消极。反之,如果“主体我”能以一个客观标准认识、评价“客体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则更容易接纳自己,进而形成积极的心态。另外,外界环境也会造成情绪波动。比如,参加考试竞赛的成与败,同学师生关系的好与坏,与他人相比协调沟通能力的差距等,都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各种情绪随时都可能产生,关键是认识到哪些情绪是应当保持的,哪些情绪是需要纠正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给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动力,自然是要保持的,消极悲观的情绪则易形成阻力,影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自然是要摒弃的。针对自我认识过程中,“主体我”和“客体我”不一致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以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一是坚持理想自我,努力改造完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步接近理想自我;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潜能相符,并努力提高现实自我,通过这种方式及时疏导控制不良情绪的扩散,在认识自我同时悦纳自我,做到顺境时不骄傲,逆境时不气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人具有社会性,人的一生不可能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际关系。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如果心理压力过大,怯懦自卑,就会阻止与他人交往。战胜怯懦和自卑的关键是树立交往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不自寻烦恼,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

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化程度越高,人和人之间的这种交往和合作也就越密切,在学习和工作中就更要注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人际交往中,自卑孤僻、独来独往、拉帮结派既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也不利于身心的发展,更不利于将来适应社会。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欣赏他人,赞美他人,才可能获得他的真诚与尊重。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即使智商再高也是孤家寡人,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一是要有宽容合作的心态。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的修养的体现,在人际交往中,要真正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正含义,一定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苛刻刁难别人。他人成功时,要真诚为他人祝贺,不能使坏,不能嫉妒;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二是要以诚待人,人际交往中切忌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面应付、别有用心。在大学生交往中,真诚就是热爱他人、尊重他人,也希望得到他人热爱、他人尊重的情感,就是健康、积极、坦诚、光明磊落、乐观豁达、无私无畏、胸襟坦**。只有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如沐春风,有个好人缘。

(三)培养较高的心理受挫能力

任何学业和工作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大学生成就职业生涯规划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所以,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遇到困难,克服困难,反馈目标,完善自我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对相同强度的困难和挫折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不仅因为在经受挫折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挫折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不同,还在于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挫折的方法不同。成就职业生涯规划时,要以积极态度对待挫折和困难,要有对待挫折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要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只有那些有毅力,有勇气,能够正视挫折,应对挫折的人,才能超越自我,达到卓越境界。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勇气不是缺少恐惧心理,而是对恐惧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许多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真正能够坚持到最后并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却并不多。少数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因为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而多数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被困难所吓倒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有效克服这些障碍,而导致失败。大学生在成就职业生涯规划时就必须树立和培养较高的心理受挫能力。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时,要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面性。一方面,挫折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心理失衡,行为失措,甚至悲观厌世,走向极端;另一方面,挫折又会对人产生积极作用,人们可以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睿智、坚强、成熟。要以积极心态面对挫折,坚持理性战胜感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四)培养竞争和诚信的品质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竞争,要成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要树立竞争意识,要敢于接受竞争,面对竞争,在竞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是说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若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孔子又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指的是人若无信用,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可见,诚信对国家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但市场经济也不是不讲规则,不讲道德,不讲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要成就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有诚信品质。

(五)培养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成就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应于实践,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更有许多新东西要学习。因此,学习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决定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且是不会自学提高,不会自寻信息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成就职业生涯规划中也要提高学习的能力。

四、大学生情商的现状

传统应试教育中,人们过分追求分数,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素质的主要指标,最终形成了重智商轻情商的做法,当代大学生在情商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同学因为一件小事而同宿舍其他同学断交,将自己孤立起来,产生消极烦恼的情绪,还有的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自我迷失,有的同学在与人交往中常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感或优越感等,大学生情商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受挫折能力差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而且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祖父母等亲人的宠爱,成了家庭的小皇上、小皇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帆风顺,在成长中没有遇到过挫折,甚至一些人几乎不知道人生有挫折,应对挫折更是缺少应有的心理准备,所以,一旦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远离父母,真正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显得无法应对,无所适从,容易受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比如201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的高校中的1000名在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5%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最近几年也出现了由于心理上不能悦纳自己而走上极端的学生,这些学生中,也不乏有名校的学生。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挫折普遍存在于人生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实现理想过程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成功自然能够带来幸福感、满足感,失败自然带来失落感、挫折感。挫折会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关键是以什么态度面对挫折,认识挫折,能否承受住挫折。比如有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和其他同学一样也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考了几次后,他发现宿舍和班级里的许多同学都通过了四级考试,有的同学都通过了六级考试,而他仍没有通过四级考试,以前的优越感顿时就消失了,认为自己彻底完了,彻底落后了,因而意志消沉,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没有承受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这个小小的挫折。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把挫折看作是一块石头。石头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坏,但对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强者,它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们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让人们一蹶不振,挫折承受能力差的人,可能因此产生心理上的痛苦,行为失态,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所以,我们应当用辩证的眼光对待挫折,既要看到挫折给人们带来的消极作用,更要看到孕育在挫折中的胜利的可能和成功的希望。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力量,为下一次战胜挫折提供了经验和力量。俗语说,“你拒绝了失败,也就拒绝了成功。”我们应把挫折看成是一种考验,看成是成长过程中一次难得的机遇。只要认识了这一点,就能信心十足,变劣势为优势,有利于实现职业理想。

(二)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差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表现在许多方面。有的同学进入大学后,没有弄清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区别,仍然停留在中学的学习生活模式中,认为在大学只要搞好学习,各门课都顺利通过考试,或是争取较高的分数,拿到奖学金,认为学习就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在大学期间,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很少参加或根本不参加学校和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只限于几个同学或宿舍室友,使自己处于一种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

某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24%的学生感觉与同学相处时压力很大,12%的人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存在很大障碍。一些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被父母惯着、宠着,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感受,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必须听自己的。同他人出现分歧时,不是耐心听别人解释或给别人解释,不善于同他人合作,不能协调各方面关系,仅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难于融入集体中,进而形成我行我素的做法,自由主义严重,缺乏全局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卡耐基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可见人际关系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人际交往能力差和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可能不那么明显,走向工作岗位就会迅速显现出来。

(三)自我控制能力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