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书 > 第二课 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2页)

第二课 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2页)

1。集体讲述

组织形式是集体的方式,但是讲述的内容、角度和语言,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决定,教师不作规定和提示,同时应给予每位幼儿围绕凭借物充分、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2。小组讲述

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讲述,一般每组不超过4人。这种方式有助于满足每位幼儿讲述的欲望,增加个体讲述的机会,还会在组内形成一定的交流。

3。个别讲述

通常的组织形式表现为幼儿和身边的一位同伴结伴讲述,“一对一”讲述,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对着讲述对象讲述。

教师教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通过插话、插问的方式起到隐性指导的作用。

想一想

请说出在讲述活动中怎样增加幼儿讲述的趣味性。

(三)指导要点

第一,尽量放手让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具备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的表述情况。

第二,讲述要求要在幼儿自由讲述之前交代清楚,以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围绕凭借物进行讲述。

第三,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述,及时发现幼儿讲述中的“闪光点”和“问题”,在幼儿讲述完成之后通过插话、插问等方法适宜地指导幼儿的语言表述。

第四,可通过模仿和表演、想象、猜测等方法增加幼儿讲述的趣味性。例如,请幼儿讲述看图讲述中其中一幅图的内容,请其他幼儿猜测并迅速找出对应的页面等。

(四)注意事项

第一,注意避免少数幼儿讲述、多数幼儿听的被动、单调的局面。

第二,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不能干扰幼儿的讲述思路,也就是不打断幼儿的讲述,等待幼儿讲述完之后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三、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一)目的

在幼儿自由讲述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讲述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讲述经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讲述水平。学习新的讲述经验是每次讲述活动的重点,包括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讲述思路和讲述方式。

第一,讲述思路是指理清讲述时的顺序和条理,确保讲述的重点内容不会遗漏和讲述的顺序不会颠三倒四,也就是帮助幼儿理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例如,在幼儿最初接触看图讲述时,教师往往会通过四幅图片来帮助幼儿理清讲述图片内容的顺序和条理: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当然这四个问题并不是所有图片都会用到,而是根据图片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有的图片中关于“时间”的概念并不突出,就可以忽略这个问题。)

第二,讲述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幼儿学会突出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重点内容,针对重点内容讲述语言要较丰富;而对其中一些不重要的内容讲述语言要简短,一带而过。二是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包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从近到远、从表面到本质。这些方式有助于幼儿清楚、有条理地进行讲述。

想一想

教师怎样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二)方法

第一,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供幼儿参考和模仿。

第二,教师通过提问(提示)潜移默化地改变幼儿的讲述思路。

第三,组织幼儿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讲述内容进行讨论,引发新的讲述思路。

(三)指导要点

第一,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针对幼儿讲述的某一讲述对象,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表述自己的见解。

第二,帮助幼儿认识讲述的基本要素——人物(动作、对话、内心感受等)、时间、地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结果),确保讲述的内容比较全面、完整。

(四)注意事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