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试卷 > 第三课 23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2页)

第三课 23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2页)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最容易发现婴儿说话中的问题,如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口吃或语病等。发现以上任何问题,都要通过示范予以及时纠正,等到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再予以纠正,就为时已晚了。当婴儿过于压缩句子时,成人可以扩充他的句子。当婴儿表述不准确、不清楚时,成人一方面应耐心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也要用恰当的语词来解释其行为,用正确、清楚的词句示范讲述。

4。在游戏中练习讲话

通过游戏练习讲话,可以在婴儿自由玩耍时,询问他们在玩什么东西(说出物体的名称),在做什么事情(说出自己的动作或活动内容)。成人有时也可以扮演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与婴儿对话,如玩“扮家家”,成人可以扮演“家”中的孩子,让婴儿当“爸爸”或“妈妈”,“孩子”故意向“爸爸”或“妈妈”提出许多要求,让婴儿在用语言处理和满足“孩子”的要求中练习说话。成人也可以设计专门的游戏,让婴儿练习发音。

5。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集体语言教育的活动。设计这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应是本班婴儿语言发展的一般水平,欲达到的语言发展目标是大多数婴儿力所能及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听说游戏、早期阅读等。

二、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2岁半~3岁)

这一阶段,婴儿的单词句、双词句这一类特殊语言成分已经大大减少,语言已经纳入目标语言的轨道。婴儿对语言系统和基本语法规则已经掌握,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一定的语言运用技能,可以用词语初步来解释词语,而且语感已开始形成,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一般日常交际。

(一)语言发展特点

1。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

婴儿到了3岁左右,随着其好奇心、求知欲的发展,开始变得好问,对新词句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他们总喜欢问“这是什么?”或“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并从成人的答案中学到许多新词。在3周岁的时候,学前儿童使用的词汇量是2周岁时的3倍。也就是说,这一阶段仍然是婴儿新词涌现和不断使用的阶段。

3岁的婴儿开始会用人称代词,其中最常见的是“我”和“我的”这两个代词,从而知道他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一阶段,婴儿逐渐喜欢听故事和能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对文学语言也非常感兴趣,并且愿意模仿。一个故事往往可以不厌其烦地听数遍,开始喜欢朗诵短小儿歌。这些新的兴趣和爱好,为婴儿学习知识,练习清楚地说话,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

这一阶段的婴儿,不仅词汇丰富了,而且能说完整的句子了。他们能从成人所说的词语中推断出语言的规则,掌握语法和句子结构的基本要点。到了3周岁的时候,学前儿童说话的方式基本上和成人差不多,初步奠定了他日后说话的基础。在口语表达方面,开始能用完整的句子与人交往,表达个人的要求和愿望,句子的含词量已达到5~6个单词。他们所使用的句子中,陈述句占绝大多数,经常出现的复合句已占总句数的13以上,其中联合复句在2岁半~3岁阶段占绝对优势,占60%~90%;偏正复句占10%~30%。联合复句中并列复句(如要……还要……,有……还有……)占第一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其次是连贯复句(……和……,……也……),递进复句(不但……而且……,先……再……)和选择复句(或者……或者……)。从总体上看,婴儿对联合复句的理解优于偏正复句。在偏正复句中,常见的是因果复句(反正,其实,原来,因为……所以……)、转折复句(只好,那么,非要,偏要等)和条件复句(要是……就……)。目前对婴儿的偏正句使用的研究还较少,婴儿偏正复句发展状况如何,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3。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这一阶段,婴儿经常会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有时结结巴巴;有时一句话“破句现象”严重,显得气喘吁吁,往往在不该换气的地方换气,使人担心他是否口吃。实际上,婴儿在这个阶段说话不流畅不一定是他们语言上的缺陷。他们虽然学到了许多新词,但要把这些词有条理地组织成句子说出来,仍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思维的速度往往超过他们说话的速度,说话跟不上思想,想说的东西太多,一下子又选不到恰当的词,但又很心急地想要把它说出来,于是变得说话不连贯,表现得犹豫不决或经常重复同一个单词或语句。这种情形看起来好像口吃,但对3岁的儿童来说,说话不流畅、重复都是正常的、自然的现象。要是对此处理不当,反而会引起他们语言发展上的危机,语言发展的缺陷也就会在这个时期出现。

(二)语言教育活动

1。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婴儿的语言经验

除了在家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外,成年人应带幼儿去不同的地方(公园、商场、超市,甚至短途的旅行),接触各种各样的场合,为儿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提供丰富的素材。

2。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

文学作品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婴儿学习文学语言,丰富婴儿的词汇,提高婴儿的倾听能力。儿歌、故事一类儿童文学作品,采用的都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等特点,易于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文学语言的早期输入,有利于提高婴儿对语言艺术的兴趣和敏感性。

(1)以感受为主。

俄国儿童文学奠基人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文学正面的直接的影响,都应当集中于儿童的感性,而不应当集中于他们的理性。”也就是说,要反复地让婴儿欣赏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情节、美好的主题、美好的生活。婴儿往往很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百听不厌正基于此。

(2)复述。

复述是婴儿学习、重复和模仿文学作品的表述语言、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加深文学作品的教育效果,促进记忆、思维和连贯性言语的发展。

复述不是完整作品的重复讲述,有时可以是一个优美的词或一个句子的复述,有时可以是婴儿感兴趣的一段对话或一些动作的重复讲述。成人可以让婴儿反复地听,反复地说,甚至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婴儿再现作品的有关内容。

3。组织婴儿进行谈话活动

谈话可以是婴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用语言与人进行交流的活动。谈话中婴儿常常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运用已有经验,宽松自由地在一起交谈。话题常常是交谈的中心和主线。这一阶段婴儿的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是对白语言,其独白语言发展较慢,尚不能独立叙述一件事情,所以交谈往往采用的是对白语言。由此可见,组织谈话活动是促进婴儿语言发展的较好方式。成人可以和婴儿进行随机的日常谈话,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集体谈话活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