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试卷及答案 > 第二课 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2页)

第二课 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2页)

例一:(出示蓝天的背景图)看到这样的颜色你会想到什么?再加上一个小白点后又是什么?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蓝蓝的天空中,也是从这朵白云开始的。(《两朵白云》)

例二:(教师出示一对兔子耳朵)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个长长的东西像什么?小兔子长长的耳朵能干什么?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长长的……》,里面有许多小动物也有长长的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长长的……》)

3。封面激趣

例一:观察封面,说说封面上有谁?《我的幸运一天》是“谁”的幸运一天?小猪?狐狸?(《我的幸运一天》)

例二:观察封面。这是谁?他怎么了?从哪里看出来?(《国王生病了》)

(二)有步骤阅读,开展阅读指导

学前儿童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观察、想象、探究、理解、情感表达等不断改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因此,儿童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是儿童与图画书创作者进行交流、理解与对话的过程。有步骤地展开阅读过程,既符合学前儿童阅读的心理过程,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有步骤阅读包括多种阅读方式的交互进行。如分段阅读、精选图片阅读与完整阅读,幼儿自己阅读与师幼共同阅读,大书阅读与人手一本小书阅读或同伴阅读等。在不同的阅读方式有步骤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的阅读指导的重点也不一样。

如在分段阅读中,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儿童对图画书的内容进行反思和预期,并通过图画书内容来验证预期,以此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儿童特定的阅读预备技能;在精选图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最喜欢图画书中的哪几页?为什么最喜欢这几页?以此培养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体验自身情感的能力;在完整阅读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儿童体会图画书的语言、画面、人物的心情、文本的内容及内涵等,培养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师幼共同阅读(一般也是大书阅读或利用PPT阅读)中,教师要关注儿童的所思所感,要组织以儿童为中心的讨论活动,通过与儿童的协同合作、建构意义和分享回应来培养学前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倾听和回应的技能;在幼儿自己阅读(一般也是人手一本小书阅读或同伴阅读)中,教师要加强对如何阅读图书的指导,如何看书、如何翻页、如何观察图片,可以结合所认识的字猜测画面内容、如何与同伴沟通交流等,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围绕重点开展活动,掌握核心经验

每个早期阅读活动都有其自身的重点、难点,针对阅读的内容不同、参与活动的儿童年龄和知识经验的不同,每个早期阅读活动要传递的核心经验也有所不同。教师在组织早期阅读活动时,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重点来开展活动。前图书阅读活动可以重点围绕阅读内容开展表演、游戏、讲述故事和图片内容等活动;前识字活动可以通过“认一认”“拼一拼”“比一比”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汉字构成规律等核心经验;前书写活动可以通过描画、画符号、为小动物找家(认识田字格)等活动帮助儿童积累前书写经验。

(四)组织阅读延伸活动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对儿童前图书阅读、前识字、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稳步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树立长期教育的观念,每个阅读活动结束以后,可以组织与阅读活动相关的延伸活动,让学前儿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早期阅读活动中学习的核心经验,如通过区域活动中的讲故事活动、表演游戏、创编扩编、朗读活动,以及家园配合的图书制作活动、亲子共读活动等内容延伸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教育功能,以便更深入地支持早期阅读活动的成果。

早期阅读活动案例

绘本阅读活动:《我的幸运一天》(大班)[2]

活动目标:

1。能初步看懂故事,理解“幸运”一词。

2。仔细观察绘本画面,能对故事的事件发展和人物对话作出推测。

3。体验故事的幽默与有趣,感知小猪如何将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

活动准备:

故事幻灯、图书。

活动过程:

1。导入:观察封面,理解“幸运”的含义

(1)阅读封面图片: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

(2)介绍书名:这本书的书名叫《我的幸运一天》。什么叫幸运?

(梳理:幸运就是运气好。)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1~7页

①问题前置:这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等一会儿我们到书里去找找吧。

②交代阅读要求,教师示范

两个人看一本书:我的右腿和你的左腿并在一起变成一张小桌子。书放在小桌子上一页一页仔细地看,看到有个小夹子的地方为止。

③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视观察幼儿阅读情况。

④交流: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利用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3张。(直冒冷汗、浑身发抖、耳朵都竖起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