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试卷及答案 > 第一课 讲述活动概述(第2页)

第一课 讲述活动概述(第2页)

儿童根据一定的主题巧妙构思,自由地在背景图上拼接和摆放,从而“拼”成丰富多彩的画面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儿童的想象,形成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故事。因此,拼图讲述在发展了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拼图讲述可以由儿童独立进行,也可以由小组合作进行。在整个讲述过程中,儿童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选择不同的地点、形象等,构思和创编故事,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在讲述活动中动手、动脑和动口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儿童的合作能力,增强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3)添画讲述

添画讲述是一种以图画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看图讲述与绘画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语言教学活动。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对简单符号图案的想象。即提供幼儿类似“─”“~”等简单图案,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什么?添画一笔或几笔能变成什么?然后根据添画结果进行讲述。

②对某种现象结果的联想。即提供给幼儿某种现象的画面条件(比如“一个个被砍了后留下的小树桩”)让幼儿添画出这种现象可能会产生的后果,然后进行讲述。

③创编故事即提供给幼儿故事的开头或结果或中间的某个条件的画面,让幼儿添画出故事发展的结果或产生结果的原因,或者整个故事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然后根据自己的创编,进行完整的讲述。

(4)绘图讲述

这里的“绘图”实际上包含了绘画、泥工、折纸、撕纸等各种幼儿可以完成的手工活动,将这些手工制作活动与讲述活动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绘图讲述”。

绘图讲述和其他看图讲述最大的区别就是,幼儿“各讲各的”。幼儿不是集体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绘画讲述,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构思情节,绘图表现,最后讲述。因此,这一活动往往可以和美术的“意愿画”相结合,但要注意活动的侧重点应以幼儿的讲述为主。

2。实物讲述

以生活中的实物作为讲述的对象(凭借物)就是实物讲述,这种讲述形式具有真实可感的特点。实物包含各种真实的物品、玩具、教具、动植物、日常生活用品和外在的自然景物等。实物讲述要注意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突出实物的基本特征。在观察中或观察后,要求幼儿将实物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材料等)、用途、使用的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清楚地描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实物讲述活动一定要与科学教育活动区分开,避免出现冲淡语言教育目标的“本末倒置”现象。以大班讲述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为例,在为幼儿讲述之前,教师前期的铺垫非常重要,通过和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关于桥的图片、视频、知识介绍等资料的过程,让幼儿首先对桥有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讲述“各种各样的桥”,其教学过程自然就会是以幼儿讲述、介绍“各种各样的桥”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而不会变成以“认识、了解各种各样的桥”为主的科学活动的教学过程。因此,组织这两种活动的时候,作为老师,心中一定要很清楚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更侧重于哪个领域,这样就不容易出现教育类型偏差的问题了。

3。情境表演讲述

情境表演讲述是指幼儿根据对现场某一情境表演的观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充分理解表演的内容,最终能够针对表演进行完整、连贯地讲述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情境表演可由教师或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也可以是操作木偶或真人与木偶共同进行表演,甚至是一段表演的视频,它们都具有“角色表演”和“连续活动”的特点。针对情境表演讲述,幼儿需要讲述清楚表演的情节、对话、前因后果、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在情境表演讲述中,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及时记忆、思考并展开想象,以便记住、理解表演的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情境表演具有现场效应和直观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刺激幼儿讲述的欲望,活跃教学活动的气氛,但缺点是前期准备较为复杂,对参与表演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和表现力等要求比较高,往往表演给小班幼儿看的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大班幼儿或木偶进行表演。

适合情境表演的内容应该是主题明确,情节简短明了,动作性强,对话简洁清晰、具有一定重复性、适合观察和记忆的。

五、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的区别

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都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但毕竟属于不同的教学形式,其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讲述活动对学前儿童言语的目的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以及对儿童的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方面的要求,都要比谈话活动高得多。

(一)目标侧重点不同

谈话活动注重交流能力,讲述活动注重幼儿清楚连贯地独立表述事物的能力。

(二)内容安排不同

谈话活动围绕一个幼儿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讲述活动则围绕一个具体的物体进行讲述。因此,谈话活动没有凭借物,而讲述活动有凭借物。

(三)幼儿运用的语言类型不同

谈话活动中幼儿的语言是双向或多向的,交谈的对象明确,话语比较简短;讲述活动中交流对象不明确,一人讲解多人倾听,话语较长。

(四)幼儿运用的语言的性质不同

谈话活动属于对话性质,多运用在非正式的场合使用的语言;讲述活动是一种独白语言,是要求运用在类似正式场合使用的语言。

(五)对幼儿语言的要求不同

谈话活动重在给幼儿营造说话的氛围,提供说话的机会,让幼儿“敢说先于正确”,对语句的正确与否不做严格的要求;而讲述活动则将幼儿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讲述方法,比如有中心、有重点、有顺序地完整讲述。

六、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目标

讲述活动的目标体系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第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

第二,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第三,掌握语言交流的清晰度的调节技能。

不同年龄班具体要求参考下表[1]。

*以上均为年龄阶段目标,具体活动目标还需依据各班级幼儿语言发展情况和具体活动内容而定。

练一练

请参考上表,分组为以下三个案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案例1:大班看图讲述《司马光砸缸》(图片简介:共有3幅图,图一内容是小朋友们在户外爬假山,一个小孩失足往下跌落的场景,小孩下面是一个较大的水缸;图二是其他小朋友跑开的场景;图三是司马光抱着一块石头把缸砸破了的场景)

案例2:小班实物讲述《新玩具一起玩》(内容简介:根据班级幼儿玩玩具争抢的状况和班级新购买的玩具组织幼儿讲述)

案例3:中班情境表演讲述《我会当小医生》(内容简介:根据班级活动区“医院”的游戏,组织幼儿表演医生怎么给病人看病,医生应该说什么及如何做,病人又应该说什么及如何做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