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 第二课 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1页)

第二课 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1页)

第二课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如何设计和组织讲述活动,才能实现“培养幼儿独白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的语言能力的目标呢?具体可参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不同类型的讲述活动的基本框架都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一)目的

只有充分了解讲述对象,幼儿才能有话可说。因此,此环节的目的就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对讲述对象产生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为后面环节做好铺垫。

(二)方法

幼儿学习的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是观察。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尽可能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知觉的参与,通过这些感、知觉的参与帮助幼儿充分观察、分析并了解、理解讲述对象,获得关于讲述对象的各种信息。一般来说,都是以视觉为主。

讲述活动中,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是创设情境和提问。创设情境既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为后面环节中幼儿的讲述提供了解讲述对象的环境。创设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听觉材料、语言、表演、实验、游戏、歌曲、悬念和回忆等。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灵活使用。而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观察起到适宜的“支架”作用。教师在预设活动时,根据活动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练一练

请为下面给出的案例创设合适的情境,以便有效地导入和展开活动。(给出三篇教案的开头创设情境的内容)

案例1:大班看图讲述《司马光砸缸》

案例2:小班实物讲述《新玩具一起玩》

案例3:中班情境表演讲述《我会当小医生》

(三)指导要点

第一,指导幼儿根据讲述类型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比如,要引导幼儿讲述《司马光砸缸》这一类的叙事性讲述,就应帮助幼儿重点感知、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相关的人物、地点、结果等,让幼儿感知、了解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再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确定讲述的难易程度。而描述性讲述,指导幼儿观察的重点则应该是物体的形态或人物的状态动作、特征以及像什么等。例如,描述性讲述《我最喜欢的东西》和《大雨小雨》中,就要引导幼儿把喜欢的是什么物品,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喜欢它的理由;大雨是什么样的,小雨是什么样的,甚至暴雨是什么样的,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同的后果等,都用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第二,指导幼儿根据凭借物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第一、第二两点实际上就是针对两种不同分类方式的讲述活动的特点来指导幼儿观察的重点,因此,“根据凭借物的特点”指的就是看图讲述中的“图”、实物讲述中的“实物”(包括依靠听觉的音乐)和情境表演讲述中的“表演”。在看图讲述中就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内容,甚至根据图片之间的关系和线索去推测、想象图片没有的情节;在实物讲述中就要重点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突出实物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材料)以及功用等;在情境表演讲述中,就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表演的情节、人物、对话,甚至揣摩人物的心理。例如,情境表演讲述《一把椅子》除了引导幼儿说出表演的情节外,还可以引导幼儿说说“明明坐下来被椅子上的钉子扎了一下,明明是什么心理?”“兰兰用小锤子钉钉子的时候,明明、小红和小军又会一种什么心理?”

第三,根据具体活动的要求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每个活动的目标都不一样,有的要求幼儿有中心、有重点地讲述,有的要求幼儿有顺序地讲述。例如,中班情境表演讲述《我会当小医生》,首先要注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了解看病时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弄清楚看病的过程;其次要知道“医生”应该做哪些事,怎样和“病人”说话,而“病人”又应该怎样描述自己的病情等。由此可见,幼儿的观察方法是否正确,观察是否有序,直接影响幼儿的讲述思路和讲述效果。因此,教师还必须根据具体活动的要求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讲述对象,积累讲述内容。

(四)注意事项

第一,情境的创设要符合讲述对象(凭借物)的特点,重点突出,和讲述的内容紧密结合,不能太繁杂,包含的信息也不能太多,否则给幼儿的视觉冲击过大,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应该紧扣目标、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例如,在看图讲述《司马光砸缸》中,就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前置”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讨论“如果有人掉到大缸里,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这样的情境设置不仅紧紧扣住讲述的内容,而且一开始就以紧张的气氛和疑问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如果凭借物的特点比较复杂,那么,不仅要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还需要在活动之前就引导幼儿做相应的知识准备,以满足讲述过程的需要。例如,讲述《大雨小雨》,针对大雨、小雨、暴雨等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外在特点、造成的不同结果等,引发幼儿在讲述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在讲述活动中幼儿才能“有话可说”。

第三,提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幼儿的具体思考,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而不能过于频繁,把幼儿变成回答问题的机器,缺乏自己的思考。

练一练

请分组选择一个案例,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年龄班,设计合理的问题。

案例1:看图讲述《司马光砸缸》

案例2:实物讲述

案例3:情境表演讲述

二、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一)目的

在前面观察、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已经具备的经验表述出来。

(二)方法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自由讲述,包括集体讲述、小组讲述和个别讲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