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为有创业志向 > 二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评价(第1页)

二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评价(第1页)

二、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的评价

很多人以为职业生涯成功就是获得地位和财富的满足,于是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而拼命努力。一旦没有能够在期望的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便灰心地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失败了。其实,这种成功观是不正确的。

很多时候,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无法达到所有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怎样的职业生涯才算是成功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职业需求不同,职业生涯目标各异,对成功的定义也会有所差别。对不同的人来说,成功标准也就不一样。对有的人来说,成功意味着一定数量的金钱;对有的人来说,成功意味着较高的地位声望;有的人可能认为成功就是35岁前拥有豪宅名车、可意的伴侣和聪明健康的孩子;有的人或许将成功定义为抽象的概念,如和谐工作环境带来的愉悦感、完成具体的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帮助别人带来的满足感,等等,不一而足。

职业规划师总结:职业生涯发展的好坏,早期看锻炼机会,锻炼机会越多越好;中期看待遇,待遇越优厚越好;晚期看价值感,社会价值感越大越成功。这种说法的确有些道理。那么,到底从哪些方面,以什么标准来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状况呢?

(一)评价原则

1。目标与结果和谐性原则

“和”与“谐”是两个不同的中文字,它们的含义有很大的相似点。《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很奇怪,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论语》里有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把“和”与不同直接提出来了。“谐”是形声字,从言,皆声。本义是和谐,强调配合得匀称。“谐,和也”(《尔雅》),“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周礼·调人》)。而谐和是指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把“和”与“谐”连在一起,即“和谐”,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它本身就带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差别,且差别明显;二是这些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以非常协调地整合在一起。

结果可以理解为目的,目标则是阶段性的结果,目标与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能够保持一定的和谐性就可以了。

2。阶段性原则

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生涯发展任务,评价大学生生涯发展良好与否必须把握阶段性原则。各年级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如下:

低年级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提升学习动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中年级大二、大三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拓展,培养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职业测评、职业咨询、了解职业信息等方式,认识职业,并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高年级毕业班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通过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敢于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评价维度

1。自我评价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与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的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生自己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是所有评价维度中最重要的方面,大学生(含研究生)一般年龄在18~25岁之间,具有相当成熟的自我意识,他们完全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2。他人评价

这里所说的他人评价主要包括同学评价、朋友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又包括师兄师姐评价、同班同学评价、室友评价等。此处所说的教师既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也包括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3。组织评价

组织评价是指由某种正式或非正式机构实施的评价,如班级、院系、学校、学生社团等。组织评价往往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于当事人看清楚自己在同龄人或同学中的竞争位置,有利于发现优势与劣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