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要点 > 二幼儿园社会环境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2页)

二幼儿园社会环境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2页)

1。观看手偶情境表演,探讨做客礼仪。

刚才小猫家来了谁?小熊来到小猫家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小熊又做了哪些有礼貌的事情呢?

2。请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如何能做到有礼貌地做客。

(如轻轻地敲门,有礼貌地问好,有礼貌地送礼,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评析:将表演情节设定为到小猫家做客,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观看木偶表演,在观察、对话中,发现、学习礼貌用语。通过回忆讲述做客的过程,加深幼儿印象,为下面有礼貌做客打下基础。

二、情境练习“做客”,巩固做客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

1。律动“生活模仿动作——洗脸、梳头、穿衣服”。

师:小朋友想不想到小猫家做客呀?我们去小猫家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2。准备礼物,放在小纸袋里。

师:去小猫家我们还要给小猫带什么呀?现在老师已经给小朋友准备好了,把礼物放在汽车后备箱里了。

3。开汽车前往小猫家。

师:好了,现在我们拿出方向盘一起开车去小猫家吧。

4。做客礼仪:练习敲门、问好、送礼物、吃糖果、再见等。

第一步:练习敲门、问好。

师:真快呀,小猫家到了(和幼儿一起做轻轻敲门状)。

小猫:是谁呀?

小猫:你们好,欢迎你们,请进!

评析:幼儿尝试客人角色,在情境中主动模仿学习简单交往方式,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中的主人。情境练习环节设计渗透了音乐教学,动静交替,寓教于乐,使幼儿沉浸于游戏之中,使得幼儿更加投入,也使游戏增添了一份吸引力。游戏中的对话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自觉使用礼貌语言的良好习惯。

第二步:送礼物,老师和小猫示范送礼物。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礼物送给小猫,请小朋友把礼物拿出来吧,看看自己要送的是什么礼物,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老师:小猫,你好!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请收下。

小猫:谢谢你的礼物,请你放到柜子里去吧。

老师:不用谢。(可以让幼儿先坐好了再送礼物,送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然后让幼儿分类送一送)

第三步:吃糖果。

小猫:谢谢小朋友的礼物,我今天真高兴,请你们吃糖吧。

第四步:道别。

老师:小猫,再见。

小猫:再见。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创设语言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说话,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促进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语言发展。此外,教师整合了小班数学教育,让幼儿在送礼的过程中复习了分类知识,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吃糖果、道别等环节,让幼儿体验了分享的乐趣,也巩固了幼儿的做客礼仪知识,为目标的达成有了更好的提高。

【活动延伸】

1。在娃娃家游戏中继续巩固做客礼仪。

2。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去亲戚家、朋友家做客,让幼儿继续练习做客礼仪。

案例四马路标志

——中班社会环境教育活动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在“新城区的马路”这一特色主题下展开。首先,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美丽的松江新城,带他们来到了马路上。他们拿着记录本,用他们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事物,用他们的小手记录着他们的发现,他们发现松江新城马路上的交通警察特别少。于是,我们引导幼儿观察新城区马路上的标志,有了标志就可以减轻交通警察的工作了。最后,回到幼儿园,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学会简单的分类。

2。能正确的匹配各种标志,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