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书电子版 > 四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3页)

四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3页)

(评析:让幼儿说说对自身行为是否高兴,属于自我情感体验的一部分;通过分享照片故事,让幼儿体会到了自己哪些行为是好的行为,是被肯定的,让拥有这些好品质的幼儿建立了自尊、自信。)

三、贴照片

贴照片: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把表现好的行为的照片贴在“我最棒”的活动区里,激发和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活动总结: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行为是好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让我们都向这些表现好的小朋友学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变得很棒。

(评析:通过把好的行为贴到活动区,让幼儿对好的行为的理解和学习有了长期的巩固,并且对好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肯定。)

【活动延伸】

幼儿把自己看到、听到及认为好的行为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和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唱歌、画画……

案例四快乐口袋

——中班自我情感体验教育活动

【设计意图】

当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们总是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努力使孩子得到最多的快乐。可越来越多的孩子脾气急躁、自私自利、经不起挫折、动辄就生气,加之中班幼儿情感发展虽然丰富但缺乏稳定性,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

《快乐口袋》是篇格调欢快、充满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里装满小动物快乐的“神奇口袋”,不但让小动物们充满友爱、快乐,还能帮助小动物们克服困难、重新找回快乐。它有着生动、有趣、充满爱的情感主题。因此,这一活动的设计既让幼儿在听赏故事中着迷,又留给了幼儿较大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还能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活动的重点是感受并体验快乐。活动的难点是愿意表达自己的快乐并与人分享。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并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快乐。

2。愿意表达自己的快乐,并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

1。制作一个实物快乐口袋(用白布裁剪成大口袋,外面画一些体现快乐主题的幼儿画,内用软棉花包裹着一台可以录音和放音的随身听)。

2。与故事“快乐口袋”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

3。幼儿自己准备:乒乓球、透明保鲜袋、彩笔、彩色不干胶纸、皱纹纸、一个教师用的快乐口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幼儿边唱歌边拍手进入活动室,幼儿蹲坐。教师提问:

1。今天我们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来学习,小朋友们感觉心情怎么样?

2。当小朋友们高兴快乐的时候,你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呢?这些是小朋友们表现快乐的方式,但是有个大森林的小动物们是这样表达快乐的。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3。教师讲述故事《快乐口袋》,幼儿安静倾听。

(评析:导入中教师没有刻意地设计,只是巧妙地将学习环境稍加改变,从而引起幼儿对心情的改变的关注,同时引出对快乐表达方式的讨论。又通过故事的讲述,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寻求快乐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听听——欣赏故事,理解作品含义。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幼儿认真观看画面并倾听故事。提问:

“快乐口袋有什么作用?”

“小动物对着快乐口袋说了什么?”

“后来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是什么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

2。想想——寻找快乐,迁移作品经验。

提问:“故事中小动物们有许多快乐的事儿,你们平时遇到过快乐的事儿吗?”

接着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快乐口袋引导幼儿向生活经验迁移。教师将自己平常的快乐收藏在口袋里,与幼儿分享。

教师打开袋内的随身听开关,里面播放出一些快乐的话语,如“今天是我五周岁的生日,我请了许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乐!”“我的美术作品粘贴在美工区啦,我的心里呀,真快乐!”“妈妈生病了,我端杯开水给妈妈喝,妈妈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