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ppt > 三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1页)

三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第1页)

三、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设计和实施专题活动是幼儿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策略。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文化发生发展规律与特点,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幼儿树立多元文化的意识,在感知、尊重和欣赏我国文化的同时,对异地文化也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因此,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如下。

(一)引出活动主题

通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对所要接触的文化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中,开始部分从幼儿的以往经验入手,通过复习儿歌使幼儿认识中国地图,通过直观地认识中国地图,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让幼儿知道除了汉族外,其他的各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引出活动的主题。

(二)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也可以引进新的文化知识。例如,在活动“多彩的民族”中,教师请来四个少数民族的客人,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来自哪里,客人说出自己从哪里来后,幼儿认识四个民族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这样通过大地图(中国)→许多民族→四位客人,逐步深入到课题,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教师在启发幼儿对已知的少数民族名称的回忆后,引出地理位置、生活习惯、风俗特色、地方特产等新知识内容,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

(三)组织幼儿自由表达对文化的理解

在引导幼儿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后,需要组织幼儿表达对所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以此检测幼儿掌握文化知识的情况。例如,大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中,在幼儿学习了我国相关旅游景点以及相对应特产的文化知识后,可以通过“连一连”让幼儿将所掌握的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总结文化知识,引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幼儿知道自己的祖国,认识国旗、国徽和国歌,了解中国的主要民族、风景名胜、民间艺术以及主要的世界人文景观,感受文化的优秀与丰富,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因此,在组织幼儿自由表达对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和活动的主题,总结文化知识,引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内容回顾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区角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体验多元文化。

2。依据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选取一大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一份教案并试教。

典型案例

案例一吃元宵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

【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节日中,人们要吃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元宵节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观察、操作以及品尝元宵等环节,让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更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1。今天是什么节日?在元宵节,人们会吃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2。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评析:教师通过与幼儿的谈话,引出活动主题元宵节,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时人们要吃元宵,进而激发幼儿做元宵的兴趣与愿望。)

二、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评析:在知道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做元宵的材料,了解元宵的做法,为做元宵的环节奠定基础。)

三、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分小组,尝试用搓、揉、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评析:观察制作元宵的材料以及了解元宵的做法之后,教师通过让幼儿尝试制作元宵,让幼儿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