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教育建议: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教育建议: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
●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