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指导师报考条件 > 第6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第4页)

第6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第4页)

(4)内外环境与职业的适应

环境对于人员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对此要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所谓内外环境分析实质上就是一个“知彼”的过程,即是了解和分析与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周围有关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同事的状况和家庭环境等。

①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人的生涯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当经济发展非常景气时,百业兴旺,就业渠道、薪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就会大增,反之,就会使人的职业发展受阻。对经济环境的了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经济改革状况、经济发展速度、通货膨胀率、经济建设状况、国际贸易状况等。

②社会环境。人脱离不了社会,因此对社会环境进行了解和分析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之一。对社会环境因素的了解主要包括社会政策,主要是人事政策和劳动政策;社会变迁,比如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会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社会价值观,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会影响社会对人的认识和对职业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会带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思维的变革、技能的补充等,而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③组织环境。对组织环境的了解主要包括组织规模和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氛围和人际关系状况、组织发展战略和发展态势、组织政策和组织制度、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如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政策、薪资和福利、教育培训、工作评估等;工作设施设备条件和工作环境等。

④同事状况。一般来说,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关系,在任何一个工作团队中,每个人的专业、性格、经验、能力等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也要了解同事,特别是那些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同事的情况。通常要了解的情况包括他人的年龄层次如何、他人的情商如何、他人的家庭背景如何、他人的性格如何、他人的学历如何、他人的专业技术职称如何、他人的工作能力如何、他人的工作业绩如何、他人的竞争优势在哪里、他人对未来有什么打算等。

⑤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好坏对人的心态影响非常大,进而会影响到个人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对家庭环境的了解和分析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孩子学业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

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确定后,往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做出选择: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需作出抉择,以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问题: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

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生涯路线。

6。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视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应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的方向。目标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自己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职业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大兴趣、最优性格、最佳才能、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目标通常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又可划分为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人生目标分别与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对应。一般,我们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特长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7。制订行动方案与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变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就不能达成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你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实现;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如何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幺途径开发你的潜能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期评估和检查。

8。生涯评估与反馈

影响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生涯规划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八、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功利地为找工作而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找到工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就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有利发展也会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就是人生最大的课题之一。所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人生负责的一种表现。

2。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找到赚钱多的好工作

好工作,应该有个社会普遍认可的标准,个人也会有对其自身的理解,赚钱多,只是给你劳动后的报酬比较多,这表现为一个结果,但这个赚钱多的工作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自己?从这些内在因素的判断上,显然可以明确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是好工作。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那这个职业是否就是赚钱多的工作呢?这不一定。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首先是适合自己,其次才是薪酬等其他因素。适合自身的工作才是职业生涯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变化快,走一步算一步也可

在规划职业及规划职业生涯时,人们往往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是不要规划了,否则还要再去改变,还是走一步算一步稳稳当当地算了。有这种意识混淆了规划和计划、规划和变化的关系。

计划是一种较主观的思考安排,而规划则是将主客观都考虑进去的一种统筹思考安排。很多计划更多的是表现为一时决定的主观行为。而造成计划落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反映了计划的不周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自我管理的不严格,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但如果是规划呢?那就会在事前把自律性差、环境不具备等因素考虑进去,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可以说,如果规划制定得不严密就会沦为计划,而缜密的计划就是规划。但要澄清的是,计划和规划的区别并不仅仅是以执行的最终结果为判断依据,而是以考虑的全面周到与否和执行应对严格与否来区分的。变化本身就是在规划中要考虑的因素和步骤,换句话说,就算是最坏的结果最大的问题也是会预料到的,即使预料不到也会通过修正步骤及时发现,即使不能及时发现也会通过应急方案予以解决。所以说,变化是逃不过规划的,除非你没有考虑变化就开始规划。而没有考虑变化的规划是不能够称之为规划的,最多可以称为计划。

4。职业测评是可以测出自己适合什么职业的

目前有着这样的一种认识倾向,通过做职业测评就可以测出自己所适合的职业。我们先不说具体的职业测评到底有多大作用、多大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单说测评这个手段。我们知道测评主要是依据于一定的行为投射反映内在心理,界定影响目标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确定所占影响的权重,再结合一定的真实样本,通过测评个人对关键因素的关键事件的反应来做出一定判断。测评是通过外在因素来分析内在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相信人才测评,尤其很多测评选取的例证不是来自中国本土案例,这样就更加大了测评的风险性。

所以,国内的一些职业测评软件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往往没有测评公司对外宣传的那么高。那么,测评有没有作用呢?我们认为,人才测评报告只能作为我们分析自我和选择职业的一个参考,仅仅凭一个测评软件来为自己人生职业的目标做决策显然是不理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必须要将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以及自我修正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并且经历一定时间才可以确定。否则单纯依靠理论分析,或者单纯依赖职业测评,抑或是一味地职业实践都不能得出有效和科学的判断。

5。职业生涯规划是可以通过讲座等方式速成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不能速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可能通过几场讲座或者几次活动,甚至是几次授课就可以做出的,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几个必须要由当事人在实际情景中亲身探索才能确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仅仅通过理论上的学习、课堂的讲授是无法落实的。技能、技术等操作层面的东西可以速成,只要掌握了正确有效的方法,但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经过实际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塑造、职业潜力开发等各个过程才可以初见端倪,自身定位是无法通过理论来速成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