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创造力、自信与适应力
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及非常快速的改变,组织必须作出快速、有效反应。创业家相信自己,他们相信成就来自自我的控制力、影响力,并相信自己能影响结果。成功创业家能看到最细小的地方,并且具有概念化的能力。研究结果也显示创业家是行动者,他们愿意承担营运的成败责任,愿意采取行动去处理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成功创业家有很强的适应力,他们总想知道自己表现的结果,常使用反馈的方式去获得相关的信息,这也是从错误中学习。因此创业家也常被称作是优秀的倾听者与快速的学习者,使他们在未来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四、创业者应具备的其他特质
创业者除了具备主要特质外,一般还应具有以下一些其他特质。
1。精力、健康与情绪稳定
创业者面临的额外工作负担与压力常耗去他们过多的精力,需要身体及心理都很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应付过来,这两者当然都与基因有关,但是仍然可以借由培养均衡的饮食习惯、运动及适度的休息等方式去改善。
2。创意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简而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是一种让受众产生共鸣的差异。创意通常被认为是天生的能力,但是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后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支持创意可以被学习的说法。
3。智慧
智慧与概念化能力是创业者最大的优势,通常成功的创业者不会被当作傻瓜或平庸的人,他们的触觉被当成特殊的智慧表现。即使在一些领域表现并不是那么好的个人,可能具有足以成为创业家的智慧。
4。激励他人的能力
愿景是领导力特质的表现,可以产生领袖魅力与高度激励他人的能力,所有伟大的领导者经常和他人分享愿景。创业家的愿景透过领导风格表现出来,创业家的理念,无论形式为何,将通过激励他人,塑造出事业特有的风貌。
五、创业意识
1。认识就业道路的可选择性
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只有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才算就业的旧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打零工是就业,做自由职业者也是就业,如企业策划、自由撰稿、兼课等;特别是自我创业,自己当管理者,不仅自己能就业,还能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大学毕业生对待就业需持乐观态度。
2。认识创业道路的多样性
不要盲目认为创业高不可攀。别人能从穷光蛋变成腰缠万贯,我为什么不行?不要认为有钱才能创业。许多创业成功者都是从零起步的,创业思维比金钱更重要。财富就在人的头脑之中,你的头脑就是一个金库,关键看你是否会开启它。创业的路子很多,有投巨资的创业,也有不花钱的创业;有团队创业,也有独立创业。关键是思路是否对头。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需求达到一定数量就构成了市场。所以,创业的路子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学会寻找创业机会,学会开发市场。
3。认识创业能力的可塑性
创业者要有一定的能力。一些人认为创业能力是天生的,有的人是老板型,有的人是学者型,有的人是官员型,自己属于老实巴交的百姓型,不属于创业型,没有这份能力。比尔·盖茨算什么型?至今还是个不修边幅的百姓型,充其量是个学者型,但是他却是全世界第一大企业家。人不是生下来就适合做这个或适合做那个,创业能力是自我学习和环境条件决定的,创业能力是可塑的。创业能力首先表现为一种动机,一种精神,也表现为一种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运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也不是先天的,是后天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因此,创业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能否正确认识这种能力和自觉开发这种能力。
4。认识创业的风险性
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业的过程就是充满风险的过程。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后,原始的创意可能被无情地否定;从技术到产品的过程,小试、中试都可能失败;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营销、对手的竞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使企业受挫。任何一种风险都会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很多风险和损失都是需要创业者个人来承担的。在国内创业的企业中,寿命少于5年的约达61。9%,在10年之内面临淘汰命运的达80%以上。事实上,国内将近60%的创业失败率正说明了创业的艰难度和风险性。创业成功率之所以如此之低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在初次创业时都没有什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