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编写与使用(第3页)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编写与使用(第3页)

A。问题是指教师要与幼儿直接进行的对话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要引发幼儿进行探讨、进行思考的核心话题,是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与获得新经验的重要过程。

B。问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问题抛出之后必须让幼儿有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做法……标志是能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联想自己的经历、猜测、按照自己理解认为的可能性去尝试……有些答案可以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C。问题的标注方式。以下几种方式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运用。

第一种:一个问题发问,不用数字序号。如:“……?”

第二种:两个以上的问题分别问,每个问题用一个数字序号。如:“①……?②……?”

第三种:一组同类问题深入追问,不用数字序号。如:“……?……?……?”但在围绕问题进行互动的时候,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互动,也可以是一组问题同时提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有不同的思考可能。

第四种:两组以上同类问题深入追问,每一组问题用一个数字序号标注。如:“①……?……?……?②……?……?……?”但在围绕问题进行互动的时候,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互动,也可以是一组问题同时提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有不同的思考可能。

D。每个问题提出之后,一定给幼儿充分的考虑和互动的时间。

③提示。

提示是指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组织形式、教育关注等方面的提示。一般在一个大环节后有个总提示。如果在某个小环节或某个问题后面提出更适合、更有针对性,就直接提示在后面,并用括号括起(有就提,没有就不提)。例如:“我们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小蚂蚁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白纸上画上或者贴上蚂蚁出没的地点图标)

(4)活动建议的表述要求。

这部分内容是对活动过程或活动后提出的相关建议,可以是重点提示、活动变式、活动延伸、日常生活、家园共育等,不是每一项活动都要包含全部的内容,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5)其他内容的表述要求。

①活动适宜的年龄段。

②教育活动与学习领域的相关度。

每个教育活动都应充分体现各学习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数量表示该教育活动与各领域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多,表示该教育活动与这些领域的相关程度越高;反之,相关程度越低。例如:

③附录。指活动中用到的儿歌、故事或歌曲等。

④背景资料。指与活动相关的一些背景性知识等。

⑤连续性的活动。如果设计的活动很丰富,在有效时间内无法完成(小班20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35分钟),则需要做出标注,可以在下一节课继续完成。一些连续性的活动,可以整体设计,也可以按单元设计。在整体设计的活动中,不同单元每一次的活动目标、学习水平等随着幼儿习得的经验和幼儿的发展有所不同,所以每次活动应有不同要求。因此,整体设计的活动在不同的单元环节中应有不同的活动目标。

⑥活动设计来源。包含以下项目:姓名、单位、活动来源、电话、邮箱。活动来源应标明是“原引”“改编”还是“原创”。“原引”应附上原文,注明出处,如:引自《……》。“改编”如不知出处,且改动内容很大,可以不必附原文;改动较小,必须附原文,注明出处(方法同前)。

(二)领域课堂教学活动方案编写的要求

1。领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步骤及项目

领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就是指备课和编制教案。教案是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是领域教学准备中最深入、最具体、最落实的一步。一般的编制步骤是:①研究这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②确定这节课的目的任务。③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步骤和课的类型、结构,分配各步骤所用的时间。④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及设计板书。⑤写出课堂教学计划(教案)。

领域课堂教学设计的项目:班级、领域名称、教学时间、主题(课题)、教学目的和要求(行为动词见表2-3)、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搭配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

表2-3领域课堂教学活动方案中常用的行为动词

2。领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见表2-4)

表2-4领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格式

【案例】

5的认识

领域:科学(数学)班级:中A班任课教师:×××

课题: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5的意思。

2。知道5是4和1、3和2合起来的,同时知道4和1、1和4、3和2、2和3合并起来都是5。

3。会读5,会写5。

4。能够进行归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