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方向:本学期主导研究是什么领域、预期取得什么成果、对教师和幼儿将有什么好处。研究方向是指一个研究组织或研究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主导研究领域,它对研究组织和研究人员的发展及其成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出成果和出人才。
(3)研究目标:解决问题后要达到什么程度。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
(4)内容与措施:为达到目标要做什么、怎么做。
(5)分月安排:每月2次,不少于8次,有时间和内容即可。
3。书写格式
一般幼儿园教研计划书写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附件。
(1)标题。
选定教研题目,写清计划的名称,题目一般在15个字以内,能说明要研究的是什么。
(2)正文。
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现状分析(寻找问题)、教研目标、具体措施、具体时间安排等。
①指导思想:交代依据,分析形势,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②现状分析(寻找问题)。
A。寻找教学真实、实际问题或者自己的问题,从个性问题到课题的问题,从不同问题中寻找共同主题。
B。寻找学期工作总结中存在的问题。
C。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重点内容寻找真问题。
③教研目标:主要阐述通过园本教研活动中的各种策略所达到的预期效果。
④具体措施:按照园本教研内容分阶段落实实施的内容。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达到理解教研题目的目的。明确研究此题目的意义。深入理解这个题目所包括的范围、内容。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是将所学的理论初步联系实际的阶段。解决教研题目的构思、设想、方案、步骤确定的问题。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这个阶段是执行上一阶段讨论的方案的过程。目的是对集体智慧结晶做一次实际的检验。这一过程一般使用观摩、评议、实验的方法,在评议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是要联系本专题所学的新内容,而不是就事论事。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最初设想的教育方案进行反思,并就教研活动过程予以总结,做好成果推广和应用。
⑤具体时间安排:以表格形式呈现,包括月份、内容、形式、负责人、时间、预期成果等(见表8-1)。
表8-1园本教研计划时间安排表范例
注意事项:
第一,情况分析既要正确反映现状,又要简明扼要。情况分析可以从教研组队伍的现状(人数、教龄、职称及参与教改的态度与经验)进行表述,并扼要地说明教师在前期的教研活动中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成功的经验、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在情况分析中,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能为教研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第二,教研目标与研究专题的定位既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又要精练准确。教研组的研究目标应来源于园务计划,来源于幼儿园当前在实践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能够解决的教育教学的重点问题,来源于情况分析中的重点存在的问题或欲研究开发的幼儿园特色。教研目标的制订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关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对教师教学上的薄弱环节有所研究。凸显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教育中的小问题来研究。二是关注整个教改发展的大背景,将教研的目标聚焦于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的研究,体现研究的持续性、递进性。另外,在目标的表述上不仅指出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而且还要表明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及研究的预期成效。
第三,研究方法既要丰富多样又要凸显以教师为教研活动的主体。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实战”能力的提高,关注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关注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研方法运用上要打破以往以理论学习、读读议议为主的方式,较多地采用现场诊断、案例分析、微格分析的方法,把教师带入真实的教学情景。讨论时可以采用互动交流、参与式讨论的方法,鼓励每位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注意引导和培养教师逐渐从有反思的意识到有反思的能力。
第四,实施过程的安排强调操作性。我们可以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制订全园的大教研计划或年级教研计划。在制订计划中,应首先考虑本次活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考虑运用哪种形式加以落实。综合运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家引领的教研形式开展学习、实践与讨论活动(案例分析、网上教研、调查研究等)。教研计划要对教研进程做全面细致的安排,如时间、内容、形式、活动要求、负责人等都要落实到位,有很强的操作性,使教师对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实施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如果是大教研计划,还要起到引导和统整全园教研活动的作用。
4。课题教科研计划
本章第三节将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