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中班 > 第三节 媒体选择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第2页)

第三节 媒体选择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第2页)

玩法:通过操作磁铁使瓢虫和叶子上的数字相匹配,如看到叶子上有数字“2”,就让两只小瓢虫动起来。最大的叶子为瓢虫的集合地,可在上面填上数字“5”。在数学教学的后期,可帮助幼儿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含义。

活动中的问题:“小瓢虫”走进科学领域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在使用磁铁的时候,往往不能一只只地让瓢虫移动,而是无意中使好几只小瓢虫一起移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小瓢虫一只一只地移动?”教师请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幼儿1:“瓢虫放得太近了。”幼儿2:“磁铁太大了。”幼儿3:“这块磁铁不好用。”幼儿虽然直觉到问题和磁铁有关,但是说不出原因。教师启发他们说:“你们看看这块磁铁的几个面一样吗?要不要换个面来试试看呢?”幼儿尝试用磁铁的每个面,最后发现应该用磁铁的最小面来吸,同时注意角度,便可以让小瓢虫一只只地移动起来。

活动延伸:“小瓢虫”走进大自然和语言领域

根据园长和其他教师的提议,桑元老师进一步丰富了“瓢虫”玩具的背景:小小瓢虫从树叶来到了乡村的小渠旁,来到了农民伯伯的家。在语言区,幼儿根据不同的场景,移动着小瓢虫,创编出一个个关于瓢虫的小故事。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

21世纪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幼儿园,它以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一方面,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有机集成,能够根据教学过程的变化而适时地实现,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可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直观演示、人机交互、实时操作等多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载体——多媒体课件,是形象表达、准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必要形式,两者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应有利于创设新型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名幼儿在课程中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同伴协作、主动探究,以培养幼儿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使获得关键经验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要注意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符合教学内容

多媒体课件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中也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有些教学内容还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动手能力或者需要幼儿在户外参与感受,例如,在教幼儿画画、进行手工小制作和其他社会体验活动时,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画面展示就可以完成的。它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幼儿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方式。

(二)要注意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因为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弱,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注重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发展。在制作课件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智力发展程度不同,课件应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幼儿完成课程的教学。例如,制作“学刷牙”的课件时,可以使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几个小动物因为不刷牙而牙疼得直哼哼的样子、刷牙车经过给它们刷过牙后它们变得高兴的样子,让幼儿通过观看动画懂得不刷牙的危害和刷牙的重要性。

(三)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上更多的还应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性引导幼儿深化教学内容的掌握,加大师幼间的互动力度,发挥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在设计提问时,应设计多个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课件内容只是一个“引子”,引出问题,不要设置固定不变的答案,应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发散地思考问题,给幼儿一个想象、创新的空间。

(四)要注意发挥多媒体应用在突破重点、难点上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画面生动,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会有一些仅靠教师口头讲授难以完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引导幼儿一步步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止。例如,在大班科学课“小蝌蚪的成长”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小尾巴不见了”这一情节不甚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运用Flash手段制作动画片,展示出小蝌蚪变青蛙的动态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教师再通过反复播放画面和多层、多向的提问,使幼儿理解了疑点,悟出了实质。

(五)多媒体课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提升授课质量

在利用课件作为传递幼儿知识手段的同时,教师应在掌握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以活动需要为出发点,客观地考虑挂图、演示、讲解、指导、示范、引导等传统方面的因素,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例如,在美术活动用线描画“鱼”中,教师利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呈现各种各样的鱼及描画鱼的步骤;幼儿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了解了线描画的初步方法,然后自己在纸上学习描画;在作品完成后,教师再在大屏幕上播放幼儿的作品,供幼儿相互学习与欣赏。

三、多种媒体协调使用

多种媒体包括文字、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及其他媒体等。它们是承载记录各种信息的媒介。因此,玩教具、课件、图画书、各种材料等都是幼儿学习的媒介之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不再仅仅通过教材、教科书进行学习,还可通过CAI课件、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库等进行学习。教材、教科书应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基于媒体的学习,在人们的学习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媒体技术,这些新的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信息的呈现、传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手段,它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内容。首先,协调幼儿的各项学习活动。对于指定的学习课题,幼儿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学习途径以不同的学习形态进行学习,教师可对这些学习进行统一的指导、计划和协调。其次,促使学习网络的形成。为了实现教师对幼儿学习的统一指导、计划和协调,教师应广泛地收集用于学习课题的多种分布式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并在教师与幼儿间进行广泛交流,以此形成一种用于学习的分布式学习资源网络系统。随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发展,专题式学习网站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专题式学习网站的建设,努力形成这种学习资源网络系统,并通过这种专题式学习网站,形成相应的学习社群。专题式学习网站是教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用于支援、组织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它也是当前网络教育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模式的不断变化,教师将改变“教书匠”的传统形象,重塑新世纪教师的新形象。

但是,教师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教育媒体改进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教育媒体的作用。教师应以最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发挥各种媒体的最大效用为出发点与归宿,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与使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