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章 > 二教育目标三要素的构成(第2页)

二教育目标三要素的构成(第2页)

12。在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其他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如水遇冷结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磁铁能吸铁;颜色的变化等。

大班

1。认识3~4种材料制成的日用品,知道这些材料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并进行分类。

2。认识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商店和公共场所,认识并尊敬在这里工作的成人的劳动。

知道“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

3。认识几种海、陆、空交通工具,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4。认识常见的生产工具和大型机器,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用机器生产又快又好又省力。

5。简要介绍我国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从服饰和某些生活习惯辨别他们,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感。

6。知道祖国首都——北京。北京有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等。

7。知道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是中国人,台湾是我国的领土。知道“七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8。认识小学,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入小学作准备。

9。根据气温的高低、动植物生长变化的情况及人们的活动认识四季的特征,知道其顺序。学习认识寒暑表,用阿拉伯数字、图画作简单的气象日志(气温、天气)。

10。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2~3种,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区分常绿树、落叶树。

参加力所能及的田园劳动。

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和野生植物,学习简单的保存方法。

11。认识家禽、家畜、鸟、昆虫和野生动物数种,从它们的外形特征、习性、功用与危害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

辨别几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人们怎样利用益虫、益鸟防治病虫害,知道要保护对人们有益的动物,消灭有害的昆虫。

学习饲养几种小动物,观察其生长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12。在生活中观察风、雨、雪、雷、闪电、虹等自然现象,知道风、雨、雪对人们生活的益处和危害。

在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其他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如镜子会反光;在水里有的东西浮起来,有的东西沉下去;电可以使电铃响、风扇和风车转、电灯亮等。

阅读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颁布)“科学”部分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三)指导要点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