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63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3997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7]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科学词典》,754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4953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9]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0]夏禹龙:《科学学基础》,45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1]刘大椿:《科学活动论》,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英]C。辛格:《科学》,见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13]V。Schmidt&V。Rochcastle,TeagScewithEverydayThings,McGrawHillBookpany,1982
[14]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4~5页,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15]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10~1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6]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11页
[17]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10~1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8][法]乔治·夏尔帕:《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黄颖等译,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9]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3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0][美]兰本达等:《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陈德璋等译,56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1][美]兰本达等:《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陈德璋等译,220~22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2][美]兰本达等:《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陈德璋等译,220~22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3][美]兰本达等:《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陈德璋等译,5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4]MichaelShermer:《孩子的第一本科学书》,邓文华译,5页,台北,台湾及幼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25][意]洛利斯·马拉古齐等:《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张军红等译,80页,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6][法]乔治·夏尔帕:《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黄颖等译,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7][意]洛利斯·马拉古齐等:《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张军红等译,80页,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8][意]洛利斯·马拉古齐等:《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张军红等译,80页,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29]摘选自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23~2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常识教学法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1]王志明:《幼儿科学教育》,绪论部分,2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2]王志明:《幼儿科学教育》,绪论部分,3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3]参见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第二、六、七章的有关内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