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寻求帮助。
(2)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3)表现出思考能力和口头问题解决的技能。
(4)在面临挑战的时候表现出弹性和应对技巧。
(5)尝试做出赔偿(如说“对不起”或者提供玩具)。
(6)尝试在没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如协商或妥协)。
4。责任与诚信
(1)表现出对行为及其后果的意识。
(2)描述自己的行动会让其他人怎样感受和行为。
(3)在成人帮助下,遵守秩序并且与同伴分享(如爱护书本、把笔帽套到笔上、把玩具放回架上)。
(4)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和接受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尽力去做。
(5)做了错事(如损坏东西、打人)之后能够承认。
(6)认识家居和学校环境,能学习将物品收拾整齐,保持活动范围的清洁。
(7)热爱大自然,对天文景象、季节变化、动植物的生态环境等感到好奇。
二、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幼儿认识他人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1)通过教育、示范和指导为儿童提供一个基于尊重和关心的环境。
(2)讨论故事书中的人物,谈论人物的感受、他们表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
(3)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儿童认识到彼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最喜欢的食物、颜色、假日等。
(4)为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展示一个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5)利用故事、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儿童认识到他人的感受(如戴个眼罩来了解一下盲人)。
(6)向儿童提供描述各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书籍和音乐。
(7)通过向儿童提供小组游戏的体验鼓励各种各样的友谊关系。
(8)通过对尊重他人及其所有物的需要的讨论,帮助儿童获得对他人的个人空间的认识。
(9)邀请家庭来分享他们独特的传统(假期、食物、游戏等),教他们尊重、欣赏自己和他人。
(10)让儿童参与一些帮助社区的活动,如探访老人、为需要的人募集衣物和急需的东西。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1)清楚地交流规则、日常活动和期望的行为,与儿童谈论制定规则的积极意义。
(2)肯定儿童所做的亲社会行为并且指出积极结果。
(3)示范一些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助儿童表达和调节被限制时的消极感受。
(4)主动谴责欺负行为或者儿童排挤他人的企图。
(5)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声说规则,向儿童示范解决问题的过程。
(6)教给儿童在他们感受到压力时的应对技巧(如请求一个拥抱、休息一会儿)。
(7)讲一些说明协商及冲突解决的策略的故事,讨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决定的可能后果。
(8)当儿童撒谎,成人不逼迫孩子承认,而是和孩子讨论说真话的重要性,对说实话的行为给予表扬。
(9)在幼儿园组织关于“所有”概念的活动,让孩子们分清“自己的”“别人的”“公家的”东西,讨论怎样对待这些东西。
(10)讨论“说话算数”的意义,成人以身作则演示正面榜样,发现不守信的行为之后及时和孩子互动,及时解决问题。
三、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活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