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应用文写作案例教程马培安课后答案 > 第五节 调查报告(第1页)

第五节 调查报告(第1页)

第五节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最常用的带有研究性的文体之一。顾名思义,它具有“调查”和“报告”两种性质,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查”的目的,在于要掌握大量真实确凿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作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进行分析,透过现象去揭示本质,从而得出结论;而“报告”则是要从事实出发,从理论上、本质上进行阐述,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调查”是“报告”的事实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报告”是“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调查报告是在对社会上某一事物,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主要采用叙述作为表达方法。这一点与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记叙文除叙述外,还需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去描述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事件,用形象来表现主题,强调感染力。调查报告则不需要展开形象的画面,它在记人叙事时,主要用的是概述的手法,通过对事实材料的介绍、分析和评论,总结规律,提出经验和办法。调查报告的主题也不像记叙文那样蕴含在人物和事件中,而往往由作者直接表达出来。调查报告还常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法,这一点与评论文章有相同之处,它们都要有鲜明的观点,都要以理服人。不同的是调查报告中陈述部分比评论文章材料丰满、充实得多,评论文章则主要通过论点、论据和严密的论述过程来论证观点,调查报告既不必阐述论证过程,也不允许任意发挥,它要求从典型事实的叙述中表明倾向,引出观点。调查报告面向整个社会,所以多用第三人称,而总结一般只限于总结自身的实践活动,多用第一人称,且侧重于谈本人的切身体会。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及特点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体。

调查报告的用途比较广,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调查报告属于新闻文体,而机关单位、公司企业应用的调查报告则属于非正式公文,也有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作为实证研究成果,具有研究文体的特点。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性。调查报告在取材上具有广泛性,它反映面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历史的、现实的,或者是现实的各个方面,包括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作为它的写作对象。它能伸能缩,既可以表现整体的宏大,也可以反映具体的细微。凡是带有某种普遍意义或特殊意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形式进行反映。

2。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并通过具体的情况、数字、做法、经验和问题来说明主旨,揭示规律,有时也可以发议论,但必须以文中具体事实作为出发点。只有认真查明真相、客观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才可以指导今后开展工作。因此,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3。针对性。调查报告直接服务于现实生活,反映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它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它有的放矢,倾向明确,尽可能及时地提出现实生活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和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避免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它也能最迅速地反映各个部门所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和发现规律、总结典型,来指导和推动其他工作。

4。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5。朴实。调查报告是材料性、研究性的文章,一般要求用平实、简朴的语言叙述事实,以叙述为主,必要时加以议论,做到夹叙夹议,力求既弄清事实,又说明观点。

6。及时。调查要迅速,研究要敏捷,写作要及时,这样才能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类

根据形式来分,有综合调查报告和专题调查报告;根据内容来分,有反映情况调查报告、总结经验调查报告、揭露问题调查报告和介绍新生事物调查报告等。但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格式及写法

要写好调查报告,一要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根据这些内容所形成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顶部首行正中写标题,字体稍大。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常见的导语有三种:(1)简介式导话。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2)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3)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作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束语。结束语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束语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