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重点知识点 > 二引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第3页)

二引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第3页)

⑥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⑦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caj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⑧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3]何晓明。降落民间——21世纪中国历史学走向管窥[Z]。“第十一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武汉: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2000。8。

⑨外文论著,应遵循国际学术惯例,凡文章篇名,应用“”表示;凡书名、报纸和刊物名,用正体或右斜体表示。

[14]Baron,D。P。,1981,“PriceRegulation,ProductQuality,ariation,”AmeriicReview71:212~220。

2。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1)著录主要、有代表性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

(2)重点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4)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即根据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附于文末。

(四)附录

附录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并不是必需的。使用附录的目的一是使正文的内容整齐集中,二是为读者提供查证的原始文献。一般在发表时不作刊登。但所有对报告的阅读具有参考意义的材料,必须列出。

1。附录的使用方法

(1)附录的内容。研究工具类,包括研究中使用的调查表、访谈提纲、观察评定表格、测量工具等;研究数据类,包括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重要原始数据表、访谈记录等;教育研究方案类,包括教育干预方案、活动计划、教材与教案等。

(2)附录的编排。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页起。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

2。附录的使用要求

(1)附录不是必需的。可有可无的附录不应列出,在没有字数限制的报告中,附录较为常见。

(2)恰当选择附录内容。一般附录的内容包括: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五)致谢

研究论文中的致谢是对研究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表示的感谢。致谢不仅能体现论文的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能体现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可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他人和知识产权的尊重。

1。致谢的对象

一般致谢的对象主要有: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在我国对给研究以资助或各种支持的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的内容一般放在“后记”中,但国际惯例趋向于和题名单独作为一页形成“题名页”,放在报告的前面。有时也可以采用为题名加注的方式来说明。

2。撰写致谢的要求

(1)合理选择致谢对象。选择致谢对象时要掌握几点:一是对参与常规检验、予以轻微帮助或一般建议者,通常不需致谢。二是对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事或助手,应该作为合作者出现。三是对于不能列为作者,但协助研究并提过指导性意见,而且在写作中提过建议并给予审阅的个人,需要致谢。

(2)恰当地表达致谢。致谢的言辞应该恳切,实事求是,尽量指出具体的人所提供的具体的帮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