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重点知识点 > 二引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第1页)

二引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第1页)

二、引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一)引文

引文是指在研究论文写作中引用他人的材料或成果。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中常常要引用别人的观点、材料、数据、方法作为自己论证的依据。对于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既反映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读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可以参照的文献来源。

1。引文的方法

引文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直引。将引用材料中的原字原句原封不动直接照搬,引文前后必须加上引号。

(2)意引。只引原意,不引原话,即对原材料文字加工改写,原意不变。意引部分不加引号。

(3)综合引。将以上两种引法合在一起引用,即把意引和直引穿插在行文中,直引的字词加引号。

2。引文的要求

引文要忠于原文的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引文要少而精当,避免引文的堆砌;引文必须仔细核对,避免以讹传讹。

(二)注释

注释也称注解,是对文章中的词语、内容或引文的出处所作的解释。注释有三类:一是题注,是对研究报告篇名、作者的注释。二是参考型注释,这类注释主要是说明选自出处,为了便于读者对引文的查找、核实。三是内容型注释,这类注释对论文内容作补充说明,主要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论文中的某些难点、新的名词术语、概念等作出的解释。

1。注释的方法

(1)行中注。也称注解、夹注、文内注,即在引文之后,用括号与行文区分开,在括号内写明注释内容。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括号内只写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

(2)页末注。也叫脚注,即在引文末端右上角标出①、②、③、④……在同一页面底端注明引文的出处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内容。引文序号以页为单位,每页重新编号。

(3)篇尾注。也叫尾注,即在引文末端右上角标出①、②、③、④……将全文的注释从前至后按顺序统一编号,集中在全文后面。

三种注释方法各有特点,采用何种方法加注,要视全文的注释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全文引文不多,使用行中注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如果引文较多,行中注若过多,会影响论文格式的美观,读者阅读时也费力,最好用页末注或篇尾注的形式。而篇尾注则容易将注释与参考文献混在一起。

2。注释的要求

(1)加注方式前后一致。在一篇研究论文中,脚注、尾注、夹注三种形式只能采用其中一种。引用外文资料时,注释中的书名和篇名可以用译文,也可以用原文。

(2)注释应力求简明扼要。注释应力求简明扼要,有时可用省略的方式处理。同一来源的资料,稍后再出现时,可以「同上」或「同前」等字样表示;同一来源,同页或不同页的连续性注释,以「同上」「同上注」字样表示,亦须另加页数。

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两者有一些共同点,但更有区别。首先,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内容不同。参考文献是作者在研究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主要著作和报纸杂志的目录。注释则是在对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注明出处,或对某一特定内容需要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其次,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要求不同。注释与注释的内容是一一对应关系,一经引用,非注不可;参考文献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不要求一一对应。最后,注释与参考文献的位置不同。参考文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序号用方括号连续标注,注释可以集中列表于文末,但一般还是采用行中注和页末注的比较多,序号用圆括号连续标注。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参考文献目录是作者在研究报告中,实际上确实有直接或间接引述资料的所有参考资料的清单,包括文内注释和文后注释中曾经引用过的所有文献。编制参考文献目录的目的与著录注释的目的基本相同。

1。编制参考文献目录的方法

(1)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③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④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⑥文献起止页码。

⑦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