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新闻作品评析怎么写的模板 > 三电视新闻评论评析示例(第4页)

三电视新闻评论评析示例(第4页)

也许山西省代省长孟学农在事故现场的这番感慨,能够让这里的悲剧不再重演。

【同期声】

[孟学农]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我们到底落实得怎么样,尽是口头上的事。坐而论道,落到底下了吗?我说临汾接二连三地出问题,三月份出一次,五月份出一次,为什么不出一件事的时候,咱就好好找一找工作上的原因?一直不落实。凡是不落实的,我都怀疑有什么钱权交易在里面。这个我们慢慢来,查清了再说,锥子剃头一根根挖,查处一个处理一个,要不然我们党和政府怎么取信于老百姓?

【主持人】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控制了这起事故的相关责任人33人,其中刑拘21人、移交司法机关8人,对矿主和该矿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发出全国通缉令。“12·5”事故是2006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特别重大事故,伤亡惨重,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党中央、国务院对这起事故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了事故调查组,相关负责人要求调查组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行事故调查责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要求调查组全体成员提高事故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向党和人民负责,要交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故调查报告。

(中央电视台2007年12月9日播出)

专业素养与职业韧性的完美体现

2007年12月5号,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105名矿工死亡,是2006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特别重大事故,伤亡惨重,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焦点访谈》栏目制作播出了电视评论《山西洪洞“12·5”矿难调查》,节目播出后,不仅让广大受众了解了事故真相,同时也给地方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及时收到了舆论监督之效。

1。集中体现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韧性。

调查性新闻报道往往在采访中需要新闻记者具备很强的采访技巧和对事件进行层层深入挖掘的能力。《山西洪洞“12·5”矿难调查》报道的过程和报道的内容,充分体现出了记者令人赞赏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韧性。在整个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为隐瞒事故真相,设置重重障碍阻挠记者正常采访调查。记者不仅要突破各种路障才能到达现场,还要克服采访被粗暴干涉,采访对象被当场威胁的各种困难。比如,记者闻讯赶到矿区时,就遇到不少穿棉大衣人的阻拦,对其采访的粗暴干涉。而在这种困难情况下,记者们没有退缩、放弃,而是知难而上,巧与周旋。在这种恶劣的采访环境下,记者在短时间里不仅采访到生还矿工,调查出了事故真相,而且还辗转了解到当地煤矿部门存在粗放管理、监督不力等现象,得出矿难迟早发生的必然性。特别重要的是,该作品还将采访的被阻拦、被干涉的情景都摄录下来了,并且将之作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与矿难的隐情一起展现在观众面前。很显然,这可以引发大家对于矿难的深一层的思考。

在不利的环境下进行采访,已属不易。如果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并且及时播出,其难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这里不仅需要合格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专业精神。记者在事发当天赶到现场,在受到阻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第二天完成采访并于当夜编辑完成。由于山西南部大雾预定航班取消,记者第三天一早又赶往陕西,乘飞机于当天下午赶回北京并经过审片,合成播出。整个作品从采访到播出,虽然经历了三天,但是给人的感觉是马不停蹄,一气呵成。作为独立调查这次矿难的专题电视新闻,其时效性位列于各媒体之首。

2。精心编排,评说到位。

这篇作品在整体结构上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始终保持着对观众的吸引力。该片围绕着这夺取105名矿工生命的灾难如何发生的这条主线展开,在扑朔迷离的黑幕中拨云见日。它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和倒叙的手法,首先从事故惨重结果起笔,“12月5号夜里11点15分左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经过连续4天的救援工作,初步确定死亡人数共计105人。目前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对遇难家属的善后工作,相关部门将工作重点转入事故调查阶段。”主持人开头的一段话,很容易引起观众深入了解的兴致。接着,观众的视线就随着记者采访的步履,亦步亦趋,毫不懈怠,直至真相的逐步打开。

值得称道的还在于,主持人在作品开头及结尾处两段恰到好处的点评,充分展示了电视评论理性思维的魅力。片头点明此次事件的惨重结果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措施,强调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片子的结尾处,主持人又以精练的语言,做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既可以让受众了解事故真相,又给地方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正确的舆论监督的作用。

作品二:

7·18暴雨启示录

林海燕李晨尹翠华

【解说】

这是2007年7月18号,记者在济南市山水沟拍摄的镜头,一个绝望的女子长时间跪在人群中,请求围观的群众下水救救她的亲人。陈萌,济南市民,几个小时前,她的三个亲人被洪水卷走,其中一个是她正准备举行婚礼的爱人。

7月18号这一天,济南市有37个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因遭遇一场暴雨,意外身亡。陈萌的三个亲人就在其中。在城市中,一场暴雨,为何会夺走37条生命,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字幕】

7·18暴雨启示录

【字幕,画外音】

那场大雨让我们的车失去了方向,那个我一辈子痛恨的山水沟像一个漩涡把我们的车连同我们四个人一块卷进了水里!在我落水的瞬间,是我身边的爱人用温暖有力的双手把我从车中推了出来。

【解说】

这是陈萌后来发表在自己博客中的文字,短短一个月时间,她的博客就达到了几十万点击量,无数网友被这场发生在济南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所感动。

【字幕,画外音】

我跪着祈求身边所有的好心人,救救他们吧,但是,那是一个连车都能吞下去的漩涡,我只能把整个身子贴在岸上,用力打自己,并拼命喊他们的名字……

【解说】

那场雨,事后被很多气象专家称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是济南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值,陈萌遭遇的一切,完全是由于一场天灾引起的吗?在暴雨来临的时候,为什么一条城市街道会变成一个吞噬生命的魔鬼?

【同期声】

[王俊胜济南市排水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以前,山水沟这个地方没有道路,它就是一条自然的冲沟。1964年(济南)市政府投资,对黎明坝和山水沟进行了重新修建,在这个时候,建设了现在这条混凝土路面。

【解说】

山水沟,从名称上我们很容易发现它的历史。过去,他代表一条天然形成的泄洪沟,现在,他代表一条城市街道,它的泄洪系统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地下。那么7·18这天,为什么洪水没有顺着地下流,却跑到了马路上?

【同期声】

[崔明礼原济南市政协委员原济南市规划设计院研究员](洪水)从沟盖板上就流过去了,进不到里面去,清淤比较困难,因为咱留的清淤口比较少,沟实际上的断面缩小了。

【解说】

就是这个不足百米的收水口,夺走了陈萌至亲的爱人,事发后,陈萌曾向110和119呼救,但是由于交通瘫痪,他们只能采取就近援助的方案,那天夜晚,洪水不仅在山水沟这条弯路上肆虐横行,而且还充满了济南市的所有街道。难道,整个城市的排洪系统已经超过了最大负荷。

【同期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