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新闻作品评析怎么写的模板 > 三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点评示例(第3页)

三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点评示例(第3页)

庞莹:“嫦娥奔月”这个流传中国几千年的美丽传说即将从这里实现。这是让欣欣向荣的中华民族激动自豪的时刻!现在我们看到导播向我们示意,在前方也就是距离发射场最近的我们中央台记者王亮又再一次打来电话,说发射塔的回转平台已经全面展开了,我们来接通王亮的电话。王亮,你好。

王亮:主持人,你好,现在是北京时间的17点44分。在两分钟之前三号发射塔的五层回转平台已经全部打开!这标志着火箭从测试状态转入了发射状态。托举着“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承载着几代中国航天人光荣与梦想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终于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了秀美、挺拔的身姿!火箭上端,中国探月的标记和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此时此刻,回转平台已经完全打开的三号发射塔就像母亲一样张开了自己坚实的臂膀,承载着“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则像即将远行的游子依偎在母亲的怀中聆听着母亲的叮咛。因为它们明白,这次远行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它承载了华夏儿女的太多期盼。好的,主持人,关于现场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庞莹:好的,谢谢王亮,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记者报道,略)

雨亭:王亮你好,介绍一下现场发射的情况。

王亮:现在是北京时间的17点52分。在几分钟之前几名身穿橘红色防静电工作服的塔台勤务人员是从发射塔撤离到了距离发射塔五六十米远的地下掩体里面。他们是火箭点火之前最后一批撤离现场的工作人员。我们从现场可以看到,火箭的最顶端被弹头形状的整流罩包裹着的就是整装待发的、即将访问月球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工作人员告诉我,“嫦娥一号”就像婴儿一样被整流罩呵护着,因为整流罩内部的温度要始终保持在15—16℃,洁净度需要保持百万级以上。那么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发射台的上面有四个火箭支撑点,它们像四个抓手牢牢地固定住火箭。为防止风力对火箭的影响,发射台上还有一个防风拉杆,保证火箭在发射台上不倾斜。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连接发射塔的回转平台和火箭箭体的十根电缆摆杆缓缓地展开,这10根摆杆不仅能起到支撑火箭的作用,还可以自动为火箭充电、充气、加注燃料,它们好比是连接发射塔与火箭的一根根“脐带”。摆杆的展开就意味着火箭点火起飞的时间马上就要到来了!

庞莹:我们现在把信号再一次切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佳慧,你好。

佳慧:庞莹,你好。现在我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倒计时时间已经是2分49秒,任务进程是4分钟准备,系统状态是控制系统准备好了,测量系统已经准备好了,动力系统也准备好了。应该说火箭发射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那个最关键的状态。我们从大屏幕上还可以看到乳白色的星箭组合体屹立于塔架之畔,直指苍穹。“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二级箭体上蓝色的“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分外引人注目,火箭顶部整流罩中包裹着“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同样为蓝色的卫星标志也是清晰可见。现在大厅下面的工作人员已经作了最后的准备,他们目前的工作状态非常紧张,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非常的严肃。

雨亭:能够听到刚才喊出两分钟的准备口令了。

庞莹:给大家报一下现在的时间是18:03:10。

佳慧:距离卫星发射还有1分48秒。

庞莹:我们一起等待这1分48秒的到来,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在短信平台上已经有很多听众朋友都在表达着同样的心愿。

雨亭:是的,手机尾号为3915的听众是一名大学生,他说,我同时还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一直关注今天的嫦娥奔月的特别报道,预祝火箭发射成功。

庞莹:上海手机尾号为3315的听众说,随着“嫦娥”升空时间的临近,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动,祝首飞成功。

雨亭:还有一位手机尾号为6687的北京听众说,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一直关注着中国之声的特别报道,不仅是预祝这个起点,而且希望在后续的这些天内都能够听到来自你们中国之声的现场报道,关注嫦娥一号的一举一动。

佳慧:雨亭,现在倒计时是1分钟准备,还有56秒卫星就要发射升空了。

庞莹:好的,听众朋友如果您想继续参与我们的节目,可以通过编辑短信的方式加入。现在我们听到前方的信号是在作倒计时的准备,已经还剩40秒的时间。

佳慧:也许平时40秒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现在我们觉得非常漫长。每个人的心都非常激动,现在我手心都出汗了。

雨亭:等到30秒了。

佳慧:29秒,27秒,26秒,现在是24秒。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非常的紧绷,现在的时间显示的是倒计时14秒。

雨亭:让我们稍后来共同倒计时。

(现场发射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7年10月24日播出)

点评

1。题材重大。“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发射升空,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前面两次分别是:第一,1970年4月24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第二,2003年10月15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它们都是我国航天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

2。场景恢弘。面对的是一个接地连天驰骋万里的宏大场景,必须要有非同一般的调度与设计,一切才有可能。本次直播设立了北京飞控中心、西昌发射中心、中国之声总直播间三大直播间,还安排了卫星发射现场、远望号测量船、中科院空间等多个中心现场,实行同步播报。

3。预案充分。由于直播的是一种特殊的场景,发射时间并不确定,发射可能出现状况。为此,直播组确定了四套直播应急方案。此外,为了做好本次直播,在三个月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主持人走访了数十个研究院所,结识了近二十位航天专家,积累了近二十小时的珍贵音响资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