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生国学丛书新编 > 荀子二章1(第5页)

荀子二章1(第5页)

[44]伏:通“服”。术:方法。

[45]加日:累日。县:同“悬”,维系。

[46]参:相参,媲美之意。

[47]使:迫使,指由别人迫使他去做到。

[48]文:此处指文雅不粗鄙。类:系统有条理。

[49]径:直接。省:少。论:通“伦”,条理。法:有法度。

[50]佚:当为“秩”字之误,指事物的标准。

[51]谄:《集解》作“謟”,据宋浙本改。

[52]其言也谄,其行也悖:指阳奉阴违。悖,违背。

[53]齐给便敏:等同“齐给便利”。

[54]旁魄(bó):通“旁薄”“磅礴”,广大无边。

[55]粹:通“萃”,聚集,指连缀文辞。孰:同“熟”。

[56]中:此处指中正之道,指礼义。

[57]俗:用作动词,指与世沉浮,以世人之习俗为习俗。一说“俗”为“沿”字之误,与“循”同义。

[58]这两句是说:这种人在仁政统治下就会因为与仁德之君志同道合而得志,因而也不会贫穷;如果君主不行仁政,他就不愿同流合污而富贵。

[59]傀(guī)然:同“块然”“岿然”,高达的样子。上:通“尚”。

[60]俭:谦虚。大:重视。齐:庄敬。

[61]恬:安静,安然,坦然。广解:多方推脱。

[62]繁弱、钜黍:古代良弓名。

[63]排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64]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葱:桓公所用的良剑名,因剑呈青色,故名“葱”。

[65]太公:姜太公。阙:太公所用的良剑名。

[66]文王:周文王。录:文王所用的良剑名,因剑呈绿色,故名“录”。

[67]庄君:指楚庄王。曶(hū):楚庄王所用的良剑名,因剑光恍惚,故名“曶”。

[68]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前514—前496年在位。干将、莫邪、钜阙、辟闾:都是阖闾使用的良剑名。干将、莫邪是阖闾让吴国剑匠干将与其妻子莫邪所铸,钜阙是越国人欧冶所铸、由越王允常献给阖闾的。

[69]砺:《集解》作“厉”,据世德堂本改。

[71]必前:《集解》作“前必”,据《群书治要》卷三十八引文改。

[72]造父:伯益九世孙。其祖伯益为颛顼裔孙,被舜赐姓嬴。

[73]靡:顺风倒下。

[74]污漫:玷污;污染。

[75]加:被施加。

思考与探讨

1。本文提出“性恶”说的根据是什么?与孟子“性善”有何不同?

2。荀子认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改变本性的“恶”?

3。文章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有何积极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