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园长课程领导力包含哪些要素 > 四园长承担多种角色发挥好不同角色应当承担的作用(第3页)

四园长承担多种角色发挥好不同角色应当承担的作用(第3页)

3。运用多种手段吸引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图画故事书种类繁多,大小也不一。在组织集体阅读时大书可直接由教师出示给孩子们观察。小书可运用实物投影仪来扩大它的画面便于幼儿观看。在这个科技发达、网络通信的时代,利用网上下载图书课件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网上许多课件画面忠于原著,有些课件还配有动听的讲述,有些课件还制作出了翻书的效果,感觉像在看一本真书一样。对那些文字优美的绘本,教师还可配以背景音乐来朗读,带幼儿进入一种配乐散文诗的境界。这样的阅读既增加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又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主题支撑——让幼儿的表达综合化、生活化

《纲要》中指出幼儿在阅读后的表达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允许幼儿通过语言、艺术等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创意。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多渠道、多样化的表达情景氛围,允许幼儿用多种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和想法。

主题活动是多学科整合性的课程,一个主题活动会涉及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活动,并通过集体、小组、区域等多种形式开展,能充分地为幼儿提供多元的个性化的表达途径。在主题活动中,可以充分地尊重每名幼儿的智能发展优势,使他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活动方式,有利于幼儿在自主选择的环境和活动中运用喜欢的方式大胆地、不受拘束地、有感情地表现自己更为符合其自身的对于图画故事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表达中体验表达的乐趣,获得满足,更好地激发其进一步表达的愿望。

所以,图画故事书引发的主题活动成了促进幼儿多元表达的有效切入点和有效途径。也更好地将科研和日常课程紧密结合。

四、实践成效

(一)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1。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

在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说、做、画、演等各种方式进行多元表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阅读习惯逐渐养成,并且有了主动的阅读意识。以前的阅读活动,大多看到的是幼儿在图书区一本换着一本的漫无目的地翻看着图书。通过实践研究,我们看到了孩子行为的转变。

在“大班跳蚤书市”活动中,当幼儿在跳蚤市场经过挑选、砍价、购买这一热火朝天的买卖活动中买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后,马上排排坐在长长的走廊中,各自专注地翻看着买到的图书,并交流着书中的趣事。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了。

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会自然的和同伴一起谈论故事内容,或在有的幼儿提议下,几名幼儿结成小组共同准备将故事进行表演,更有幼儿拿着图画书来到美工区,准备自己绘画并制作图书续集。幼儿阅读后能够用多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提高了幼儿敢表达、会表达的能力。

幼儿在阅读图画故事书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图画故事的理解、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画面细节、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猜测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够运用图画书中的词汇、句式、语句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高了幼儿创意表达的能力。

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的多元表达,实际上是使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思维充满想象力。特别是无字书,更是可以无边无际的想象,他们会讲述出不同版本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在看了小老鼠的故事书后,孩子们自发的发挥着他们无穷的想象创造力,争相讲着小老鼠的后续故事;在自主图画书小老鼠的故事续集中画出心中的故事畅想;还自编自演这小老鼠故事中没有出现的情节。在图画故事书阅读后,幼儿乐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充满创意的个性表达。

4。提高了幼儿情感表达的能力。

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的多元表达,逐渐帮助孩子懂得了在群体生活中,只有和他人友好的交往、相互认同、相互尊重才能快乐的生活。在阅读了故事书《猜猜我有多爱你》一书后,孩子们将“猜猜我有多爱你?天上的星星有多多,我爱你就有多多”的爱的情感表达,带到生生当中、师生当中和家庭当中。

5。提高了幼儿自己选择多种方式表达的能力。

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的多元表达,给孩子们选择表达的方式方法,幼儿学会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阅读后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演出来……更重要的是孩子将这种在图画故事书中的健康心态和做人做事准则迁移到了实际生活中,各学科领域的目标内容也在这种迁移过程中得以自然的实现。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1。提升了教师图画故事书教学的能力。

通过“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提高幼儿多元表达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师逐渐掌握了如何选择适宜的图画故事书、如何使用图画书引发课程的有效方法。在开展图画故事书教学活动中,教师无论是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还是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把握以及活动的设计以及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2。提升了教师指导幼儿多元表达能力发展的水平。

在研究中,教师了解了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学习与实践探索出适宜的不同年龄特点的支持幼儿表达的方式,而且更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够将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个性的个体来看待,鼓励幼儿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他对于图画故事的理解,利用有效的方式提高幼儿表达能力的指导水平得到了提升。

3。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1)教师能带着问题去主动发现问题并在研究时提出问题,聚焦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如引导幼儿戏剧表达的求同与拓展问题的讨论。

(2)教师具有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意识和行为。如研究阅读故事书多元表达的途径,提出了进入主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证明了这个假设的实际意义。

(3)教师课题总结从描述过程到整合经验、从散在方法到集成策略、从点滴认识到形成观点等有了比较大的进步。由于不断地总结方法并引用方法,教师迁移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4)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和案例成果,在国家和市区级获得了多项奖励。

(三)家长协同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1。形成了家园促进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共识。

在家园互动中,家长在参与讲座活动、亲子共读活动和观摩活动特别是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深深感受到以图画书为载体的多元表达活动对于孩子各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纷纷表示出支持与认可的态度,并且更为主动地与幼儿园配合,共同营造每日阅读的书香氛围。

2。帮助家长学会了一些促进幼儿多元表达能力发展的方法。

通过幼儿园和班级的宣传,以及亲身的参与,家长们也学会了一些促进幼儿多元表达能力发展的方法。他们不但积极地走入幼儿园“小蚂蚁书屋”倾听教师的阅读教学,参与幼儿园的图画故事戏剧表演等,也逐渐将这些教育方法运用到家庭当中,和孩子共同探讨故事中的问题,鼓励孩子将阅读后的想法画下来,还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图书。家长的参与,使我们的研究达到了更好的效果,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3。为家园协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题研究中家长参与的良好效果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不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1+1>2”的合作教育方式。家园合作是课程架构中的一部分内容,是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证。也为今后的家园协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一致、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逐步唤醒了家长的主体意识,提升了教养水平,促使家长真正和幼儿园携手,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四)凸显了办园特色,形成了园本课程

在三年的科研中,教师们扎扎实实进行学习与实践,不断地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案例,并逐渐形成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凸显了幼儿园的“创意阅读与多元表达”特色。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现阶段的成长以及对一生成长的价值,对幼儿园的教育表示满意。来幼儿园参观学习的同行们对我园的研究表示认可和欣赏,开阔了同行的研究思路和视角,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我园的办园特色和课程特色逐渐凸显和形成,以图画书为载体的多元表达课程成为其重要标志。

——北京市西城区槐柏幼儿园园长申桂红张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