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园长课程领导力包含哪些要素 > 四园长承担多种角色发挥好不同角色应当承担的作用(第1页)

四园长承担多种角色发挥好不同角色应当承担的作用(第1页)

(四)园长承担多种角色,发挥好不同角色应当承担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第一负责人的园长,在推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有着各自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园长要学会“弹钢琴”,协调自身承担的不同角色的作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好自己承担的不同角色,从而切实推进课程的实施。

第一,方向的引领者。在推进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园长始终有明确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课程整体规划及推进课程。

第二,关系的协调者。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园长需要构建体现本园教育理念和办园宗旨的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和谐互动的教学系统,有效沟通好部门之间的配合,各自的分工任务,为课程实施营造出良好地运转环境。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整个课程推进实施过程中,园长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要将具体任务分解明确至每一个人,发挥教师的潜能,切实推动课程的实施。

第四,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者。作为课程领导者的园长要根据幼儿园具体的实际发展方向与现状,以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为基础,以幼儿园组织成员为主体,主持制定园本化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有适合不同年龄班的具体课程和实施方式,要考虑到本园教师实施过程中各种材料、时空条件的可行性。课程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园长要紧密关注教师课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丰富、完善、创新课程方案。

第五,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园长应当带领园所管理者与教师共同走进班级、走进鲜活的教育实践现场,做与教师共同亲历实践的探索者、研究者,依托教科研平台,与教师共同探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反思、共同批判,与教师共同成长。

第六,课程实施的监控者。在推进课程过程中,实施情况如何?进度如何?是否取得如期的效果?方向是否正确?这些都需要园长都要带头建立监控,进而不断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反思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自我调整,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七,课程实施的保障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园长的课程领导还体现在保障各种条件方面,园长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确保各种条件到位,配套保障适宜,做好经费的预算,做好相关教材、书籍、音响等材料的及时充足配备,支持每位教师做好发展规划和获得及时的培训等。

案例借助课题研究,推进课程实施,促进办园特色和园本课程的形成

——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提高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如今,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图像传播的时代,“读图”现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鲜明的特色。“读图时代”的来临反映了一种阅读方式的改变,也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变迁。图画书阅读的飞速发展和在幼儿园的广泛运用就是一个明显的特征。那么,如何挖掘图画书阅读的教育价值?如何借助图画书这一良好的载体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图画书阅读与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关系探讨

(一)发展幼儿多元表达能力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力的需求

幼儿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这与学龄前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关。幼儿的情感易于激发、易于显露,对喜怒哀乐都容易产生共鸣,所以他们总是以强烈的情绪去迎合绘画、音乐、诗歌、舞蹈和戏剧中流露出的热烈的感情,而且也愿意主动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能够为幼儿尽可能提供自由、宽松、丰富的表达条件和氛围,那么,就会促使幼儿在想表达、敢表达、会表达、爱表达的过程中逐步成长。随着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其创造力也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得到发展。儿童通过在充满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中进行多种途径的自由表达,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多元表达能力。

(二)图画故事书能以生动有趣的可视图案,激发幼儿的想象和表达

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应当是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作为物质形态,展示在孩子的面前表现为书的大小、开本、质地(纸书和布艺书)、形状(立体书、洞洞书)、轻重、装订、印刷、装帧等诸多方面,非常符合幼儿借助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阅读的特点,可以极大程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支持幼儿进行多元化的表达。

(三)图画故事书能以幼儿喜欢的话题触动形成想法,激发交流的动机。

图画故事书中的话题多种多样,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激发孩子阅读的动机。成人与孩子在不断地交流、倾听、讨论中,拓展阅读信息的范围,帮助孩子深入的理解故事,迁移阅读中的情感去感受生活。

(四)图画故事书通过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大胆表达

人们通常认为幼儿的情感体验比较少、比较肤浅,其实不然。当我们观察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的情绪表现时,孩子的反应让我们吃惊,孩子的情感世界竟是那样敏感而丰富,他们既体验着阅读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也感受着故事中人物的各种情感变化,同时故事本身也能引起孩子情感的激**。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精神饱满,联想丰富,思维活跃,还会寻找其他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情感表达出来,如画画、表演、语言交流等。他们会把这种发自内心的情绪情感投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培养幼儿的多元表达能力是图画书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基于本园对图画书教学的研究,基于图画故事书本身的特点,基于对《纲要》和《指南》的理解,基于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探究以图画故事书为培养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载体,尝试以图画故事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发幼儿的多元表达,开展主题活动,并以此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模式,进入实践研究。力求通过实践研究形成提高幼儿多元表达能力的教育策略。

二、基于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图画故事书教学策略

(一)读说结合——通过图画故事书教学与讲述结合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1。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说出内心感受。

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故事情节更容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引导孩子进入绘本所描绘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激发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常常会问“什么样的绘本更能吸引孩子呢?”其实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低龄幼儿,兴趣是参与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阅读更是如此。图画书中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都能作为吸引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发挥想象力的绘本,并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幼儿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情感的体验,引发他们运用语言、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3。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细节,预测故事结果并表达。

图画书阅读给了幼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发现的心。幼儿喜爱阅读图画书的原因之一,就是书中无处不在的细节。从封面到封底、从扉页到环衬、从图画开头到结尾,图画书画面上无处不隐含着作者安排的小细节。教师要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那些关乎情节后续发展、主人公情感变化的细节等。

4。利用故事情节构建创想空间,引导幼儿创编故事并大胆表达。

幼儿期的孩子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而图画书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想象的火花,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则既为幼儿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又对幼儿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而正是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飞速的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领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并在表达想象的同时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二)读画结合——通过图画故事书教学与美术创想结合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1。找准兴趣点,激发创编。

《指南》中提到“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滋养这颗种子发芽变化需要来自孩子内心的原动力,激发这颗种子破土更离不开孩子内心的驱动力”。美术活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是幼儿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表达童心情感世界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幼儿观察与认知、表现表达、想象与创作力、养成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使幼儿的多元表达更富童趣。在图画故事书的教学中应抓住美术创作关键点,助力幼儿的多元表达。例如,当孩子们看过《999只青蛙兄弟大搬家》后被书中那夸张、拟人、形象简单、色彩明亮、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激起了孩子的创作热情。撕纸创编故事《青蛙兄弟又搬家啦》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2。提取认知点,联想迁移。

美术创意表达允许幼儿自由发挥,幼儿可以将图画故事书中新内容纳入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行再创造。美术创意表达的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天地。在“读画”的过程中,既让图画故事书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又增加了幼儿认知,激发了幼儿创意表达的兴趣,使图画故事书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例如,在阅读《大海里我最大》这本书后,我们选取了反义词这一认知点,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反义词。

3。聚焦发散点,创意表达。

每一本优秀的图画故事书都有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它隐藏在故事情节中、人物表情中和事物特征中,教师可以以美术活动为活动载体,合理利用这些思维发散点促进幼儿的创意表达。例如,在图画故事书《谁的自行车》中出现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自行车。我们激发孩子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设计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孩子们经历了写生自行车、剪贴自行车、绘画自行车等多元的美术表达活动,体验了创意表达的乐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