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园长课程领导力包含哪些要素 > 二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建设(第2页)

二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建设(第2页)

6。随时关注各年龄段、各班级的课程实施内容,对不适宜的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控。

7。园长带头搭建教师开展课程实施信息交流的平台,以实现优秀经验的分享、共性问题的剖析、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

8。保教主任每周听课,依据当前的研究重点了解不同层面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与需求,课后与执教者有当面的指导反馈,并做好听课笔记。

9。强化课程实施评价的诊断功能,建立教师实践中反思、自主提高的评价方式,体现教师的自主地位,逐渐形成“自我认识、自我监测、自我发展”的机制,使评价工作成为提高和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平台。

10。收集来自家长的信息,并请有关专家对课程实施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使幼儿园课程日臻完善,形成课程不断革新和更新的机制。

三、园本教研工作制度

1。园长为园本教研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园本教研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协调调研教研工作中的问题,将“园本教研”纳入幼儿园整体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加强园本教研工作的检查与指导,定期参加教研组活动,组织班子成员进行专项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园长对整体教研活动要起到方向引领以及帮助教师进行提炼提升的作用。

2。保教主任负责园本教研组织工作,围绕保教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的指导教研组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研组长具体设计、组织教研活动,定期对园本教研工作质量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估,促进教研活动质量的提升。

3。教研组长协助保教主任组织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依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订园本教研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

4。每学期组织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全体教师参加。

5。每学期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实际水平,制定个人研究专题,并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期末有专题总结或论文。

6。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积极研讨,并布置下次的工作、研讨内容。

7。教师要按时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认真进行理论学习,仔细做好学习记录。在讨论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效果、存在的问题或自己的疑惑,积极发表意见。共同营造民主、开放、合作、创新的研讨氛围。

8。依托教研带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做好对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9。努力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园本教研的多种形式,如活动现场研讨、教师论坛、教师反思论坛、活动案例分析、观点辩论、同课异构、叙事研究等,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10。及时收集、整理教研活动内容的各种研究资料,如录像、照片、教案、图片、学习资料、计划、总结等的整理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及时、完整及质量。

11。教研活动要做到立足园所问题开展研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确保教研实效。

四、园本培训制度

1。教师培训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园本培训在以继教干部、保教主任、科研主任为共同体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开展。

2。依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园本培训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3。通过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案例分析、网络学习、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方式,结合园本实际,采取讲授、研讨、实践、观摩、交流、比赛、考查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着力于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型培训;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培训;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型培训。

4。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经常开展研究讲座培训,通过学习教育教学、卫生保健、教养、学前教育研究、国内外教育动态、各种有关杂志、刊物等进行教师培训。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及时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效果及实效性作用等方面交流反馈。

5。园本培训活动要有文字记录,包括:培训计划、总结、方案、过程记录。

6。教师按时参与园本培训的相关活动,不得迟到和早退,更不准无故缺席。

7。凡外出学习、听课、参加活动的教师,回园后及时做到信息反馈。

8。在培训活动中认真进行学习,仔细做好学习记录,按时完成作业。

9。园本培训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效果、存在的问题或自己的疑惑,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共同营造民主、开放、合作、创新的培训文化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

10。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活动认真参与,工作耐心对待,做到不断学习创新,与时俱进。

11。因教师个人原因不能按时参加活动时,必须在事后补齐学习笔记、作业。

12。后勤为园本培训提供场地、材料等必要条件,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13。所有教师培训活动都要有文字记录,包括:培训计划、总结、方案、过程记录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