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说,情绪健康有三个基本标准:
(1)情绪的目的明确,表达恰当;
(2)情绪反应适时、适度;
(3)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运动是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反过来又能促进生命活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一句名言:“生命需要运动。”我国名医华佗也说过:“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终于肯定了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生命在于运动。
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为目的。在学生时代培养自己的运动行为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可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一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保持运动行为,终身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想放弃体育锻炼,中断你的锻炼计划或感到某种压力和困难,不妨试答下列问题,也许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和帮助:
(1)你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坚持体育运动是困难的?是作业太多,身体不舒服,还是锻炼条件不完善,身体疲劳了?
(2)锻炼中或是锻炼后的感觉不都是好的,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运动中有时可能会损伤肌纤维或内脏器官疲劳,这种感觉与运动后非常难受或严重损伤有不同区别吗?
(3)根据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你选择的运动强度合适吗?一次锻炼时间太长或运动量过大都会使你感到身体不舒服,循序渐进是重要的,你做到了吗?
(4)请你回忆一次运动后的愉快体验和一次运动后身体感到不舒服的体验,你分析过为什么运动后会产生不同的身体和情感体验吗?
(5)你去医院做身体检查了吗?医生对你是否应继续锻炼或暂停运动,提出意见或给予忠告了吗?
练习与思考:
1。什么是健康三维观?
2。人体健康包括哪些要素?
3。阐述身心的关系。
4。阐述目前我国国民健康素质存在的问题。
5。阐述体育的功能。
6。阐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7。阐述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
8。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