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说话者的对象不同、说话者的感情不同,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讽刺反语和风趣反语。
1。讽刺反语
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例如:
“……这样也可算是将功赎罪吧。那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知恩感德……”
“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打断了沈百万的话。老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讽刺地说:“谢谢你,我的好心的沈老太爷。我们很知你的恩,很感你的德。而且对你的这份‘恩德’,我们是定要报的,你放心就是了。”(峻青《海啸》)
这里老宫说的都是反话,其实他心里根本不是这样想的,但嘴里偏偏又要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谢谢你”相当于“哼”,“好心”相当于“狠心”“黑心”,“恩”“德”“恩德”相当于“仇”“恨”“仇恨”。“报”也是反语,不是指报恩,而是指报仇。这些反语都批判、讽刺了沈百万假扮好人的丑恶嘴脸,表现了老宫的极端愤怒,因而是讽刺反语。
再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这也是讽刺反语的典型。
2。风趣反语
风趣反语是为了风趣、幽默、诙谐而说的反语,字面表达的是贬义,实际上是表达褒义,或因情深难言,或因避嫌忌说,并不包含讽刺嘲弄之意。如:
吴淑兰的心,被革命竞赛的热情燃烧着,早已飞回她的队员中去,飞到田野里去了,无论张腊月和她的队员们怎样苦苦劝留,说什么也留不住。
最后,张腊月无可奈何地笑骂道:“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个顶坏顶坏的女人啊!”她们两人,虽说只相处了一天,可是她们的友情是那么诚挚深厚……(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结合整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顶坏顶坏”不是骂吴淑兰,这个反语表达了张腊月对这位新结识的伙伴的由衷喜爱的感情。连用两个“顶坏”,语言诙谐风趣,也表达了她们之间说话很随便,没有隔阂,没有猜疑,十分融洽,十分亲昵,所以这是风趣反语。
(九)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格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分类
根据使用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
(1)意义双关
利用词的同义,有意识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例如:
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红楼梦》)
这句曲词中的“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识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例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诗句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2。双关与反语的区别
双关和反语都包含着表里两层意思,表面上的一层意思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而心里想的所要表达的那一层意思则是由特定的上下文所赋予的,所以不容易分清。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反语的表面和里面两层意思永远是正好相反,而双关的表面和里面的两层意思却不一定相反。例如:
后来,“北伐成功”了,北京属于党国,学生们就都到了进研究室的时代,五四式是不对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很容易为“反动派”所利用的。(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
这段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格。“北伐成功”和“反动派”两个词语是反语。实际上,1927年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之后,就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北伐运动失败了。而“反动派”一词,却是国民党反动派诬蔑攻击共产党的话,作者在此用作反语,实际上是指“革命派”。“成功”和“失败”、“反动派”和“革命派”永远是相反的,所以这是反语而不是双关。
(十)通感
通感是把人们的种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也叫移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十一)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