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畅谈中国职教梦演讲稿 > 三人文素养(第1页)

三人文素养(第1页)

(三)人文素养

情景再现

超车

有一次,作家梁晓声在法国跟两个老作家朋友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

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因为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作家朋友们的车想超到旅行车的前面去,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到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我们日常生活中,任何言谈举止都展现出个人人文素养。在企业与社会中,就是这个深邃的“人文素养”,决定了人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更决定了社会与国家的素质与国际地位。我们的行为与“超车事件”中当事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素养,还有多远呢?“不超车”和“主动让车”的行为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

悦读明理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育学者肖川教授曾对“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过界定。他认为这一术语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够“审经答变,返本开新”。

2。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

3。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审护人的精神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否弃将人简单化、机械化。

4。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

5。对于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直觉与灵性给予深切的关注;内心感受敏锐、丰富、细腻与独特,并能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6。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